今年以來,丹寨縣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目標狠抓新農村建設,逐步形成的“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景”良好發展形勢,正在激活各類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家樂就是其中之一。
王大姐早些年還是地地道道的莊稼人,自卡拉村啟動美麗鄉村以來,不僅村子里的居住環境和生產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連普普通通的村中人也在有關部門的技術指導和大力幫扶下,搖身一變成為了生意人。
“剛搞(農家樂)的時候生意也不是很好,現在越來越好了,以前平均兩三桌,現在一天最少也是五六桌,收入比以前高很多。”王洪英說。
“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王洪英一家不僅紅紅火火辦起了農家樂,同時還承擔了在卡拉村農家樂行業領跑者和典型示范戶角色,為盤活卡拉村的農村經濟起到了積極的帶頭作用。
“先把農家樂搞穩了,等多找點錢重新建一棟房子發展旅社,所以很多人來問我們有沒有旅社。”王洪英說。
王洪英的公公告訴記者,要是卡拉村沒有今天的發展,現如今的他恐怕還是每天割草放牛,又怎么會有今天的要么在自家店里幫把手,要么到發生巨大變化的村子里溜達,在越來越好的幸福生活中頤享天年的好時光。
“國家支持我們的工作(創業),你想發展什么,國家就支持你什么。所以我覺得(卡拉村)發展得很好,我看這個社會,我覺得太滿意了,我現在56歲了,如果我現在36歲我更喜歡,跟著這個社會太好。”吳文遠說。
據了解,截至11月中旬,丹寨縣新農村建設累計完成投資僅卡拉村就完成了4520.56萬元。正因為各項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原本就以傳統鳥籠編制工藝而聞名的苗族村寨人氣就更旺了,這才有了像王洪英家這樣年收入30余萬元的農家樂,快速發展、迅速創收。(楊露婷 曹瑛 高在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