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洞河的水位因干旱明顯下降
近期,由于持續高溫天氣,黃平縣野洞河鄉新華村門洞、大鑼等村民組干旱嚴重,絕大多數農田干涸,其中部分農田由于長時間無水灌溉,地面開裂。而黔東南州著名漂流景點——野洞河的水位,也因干旱而明顯下降。
7月12日上午,記者趕赴新華村門洞對這里發生的旱情進行采訪。在一位王姓村民家的一丘農田邊,記者看到,農田里看不到一滴水,全是裂縫,密密麻麻的,就像鐵路交通地圖一般。這些裂縫,最大的,可以容納成年人的腳拇指。除了田間,田埂上也顯出了不少裂縫。
秧田中的裂縫
盡管如此,但秧苗還顯得精神。“目前,秧苗還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如果干旱持續,要不了一個星期,秧葉就要枯黃了。”這位王姓村民說。
比起水稻秧苗,當地村民栽種的玉米就很不幸了。在另一位村民家的玉米地里,記者看到,玉米桿個矮、泛黃,其中部分玉米桿的葉子已經枯死。村民說,旱情太嚴重,玉米稈長不高,也發不玉米包來。
當地村民王柏能說,今年農歷5月初二(即公歷的6月9日),黃平縣境內下過一場大雨。這之后,持續高溫,造成嚴重旱災。“我們寨子里,有20多戶農戶,戶戶受災。”王柏能說,而他自家的5丘田,無一幸免,而且都已開裂。
村民王菊家秧田里除了種水稻,還養了不少田魚。旱情出現后,農田干涸,田魚無處藏身,部分被渴死。無奈之下,她只好邀來親朋好友,將還未死去的魚兒抓來飽餐一頓。
在采訪中,記者還走進黔東南州著名漂流景點野洞河終漂點參觀。結果發現,野洞河的水位有下降的趨勢,河道局部區域的沙堆已“冒”出了水面,直接接受陽光暴曬。在河中洗澡的游客說,比起5、6月份,野洞河的水位確實下降了。
黃平縣野洞河鄉政府有關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野洞河鄉18個行政村,村村都受災,受到影響的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和烤煙等。目前,該鄉已經派出干部走村入戶了解災情,并采取措施幫助農戶抗旱保豐收。
另據悉,根據黔東南州氣象局監測,目前黔東南州北部鎮遠、岑鞏,東部錦屏、天柱,南部榕江、從江最高氣溫已超過35℃,預計未來3天除州西部地區外,大部地區午后有35℃或以上高溫天氣,州氣象臺7月12日14時58分發布高溫黃色預警。 (姜健 羅茜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