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聯集國際貨運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強表示,新興市場之間貿易往來將越來越重要,航運金融也是如此,航運業的發展,現在正處于一個轉折點。
李建強:今天我想討論的問題是關于海事金融的。為什么海事金融這么重要,首先我們要來看一下,目前的全球經濟格局世界經濟前景仍然高度不確定,歐洲仍然存在主權債務危機,美國經濟的復蘇仍然比較脆弱,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將是全球增長的主要推動者。雖然近幾個月的貿易數據令人擔憂,但是在未來國際和區域貿易仍然是亞洲經濟增長主要推動力量。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前景展望中,IMF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增長量是4%,簡而言之,新興市場之間貿易往來將越來越重要,航運金融也是如此。
接下來看看我們面臨的挑戰。說到航運業的發展,現在正處于一個轉折點,因為我們面臨著運費的暴跌,船舶資產的下降和行業最大借貸人的緊縮。巴塞爾條款要求銀行進行去杠桿化的監管變革,尤其在歐洲。這些發展,以及其他的因素使得船舶融資的傳統借貸成本急劇增加,比如說最近的受航融資信托再融資貸款資本比倫敦拆借高260-300的基點,如此航運行業在未來兩年將達到1400億美元,因此航運業的經濟情形并不樂觀。
面對航運金融的挑戰我從三個方面來進行討論。金融創新、航運和貿易融資,以及海運的風險和信用保險,這些措施將能促進貿易的往來,最終將提振停滯不前的全球經濟。下面談談金融創新,我想現在所有的銀行業面臨著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資產負債的匹配以及如何處理。對于航運業來說需要找到其他的融資模式,信用非中介化可能是一個可行的選擇。銀行為保險公司或者保險基金等投資者構建結構性的交易,比如說,TK公司就是世界最大的海上能源運輸和承租公司,他們已經承租了幾大油輪,這種長期的租用正好適合長期的發展。證券化也是一個可行的方面,法國的巴黎銀行和信用金融機構合作,向美國的機構投資者出售證券以籌資4.25億美元。通過設立空架資本VC進行投資,由于這些方式的股權含量高,私有部門可以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國的船運業仍處于初級階段,所有都顯示航運金融還有創新的特點。對于航運和貿易融資來說,成本非常關鍵,歸根到底成本取決于競爭。我相信中國在此有一個地位,因為中國擁有世界船舶數量僅次于德國、日本、希臘,位居世界第四。船舶數量往往光看數量會有誤導性,在國際市場上中國銀行并沒有發揮巨大的作用。當然中國的銀行業在本地市場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比如說2010年全球的造船借貸量4410億美元,15%來自于亞洲,其他來自于美國。
我認為中國銀行在國際市場上份額較低,以及國際銀行業在中國分量較低是主要原因,人民幣沒有完全自由化。顯然,上海可以扮演重要的作用,來推動人民幣的自由化,這樣可以增加海事金融的融資能力,最終幫助上海更快更好成為全球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為了支持處于困難時期的造船業,上海政府也可以考慮出臺一些政策,這些政策在其他的貿易和船運大國已經證明非常成功,比如說新加坡、韓國。2006年新加坡推出了船運融資的舉措,為船運公司舉辦稅收優惠活動。這些政策的要點就是對船舶租賃公司在船舶使用期間所取得的船舶收入減免稅收政策。
最后,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轉折點上,上海已經取代了新加坡成為世界第一大港,上海努力成為全球領先的真正的金融航運中心起到了積極作用。作為航運業的重要成員,上海聯集國際貨運有限公司同樣在努力向這一目標挺進,這也將有利于其他行業的經濟發展,并最終促進上海的發展和普通人的幸福。我對航運業的未來充滿樂觀。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