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發表360安全瀏覽器“暗藏后門”的檢測報告
在11月下旬,國內網絡安全組織互聯網威懾防御實驗室(簡稱IDF)在其官方微博公開發布了兩份關于360安全衛士竊取用戶隱私及360安全瀏覽器暗 藏后門的檢測報告。這是繼工信部表態要調查方舟子和奇虎360公司之間的糾紛后,首份以互聯網專業組織的名義發布的檢測報告。
針對方舟子轉發新浪微博網友Royflying的爆料貼《一把菜刀:360搜集隱私程序員級的分析》、獨立調查員致工信部公開信,上述報告進行了檢測。報告稱,在系統監測及抓包工具的幫助下,此次檢測再現了360安全衛士的非常規工作的全過程。
報告的結論是,360安全衛士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搜集用戶軟件操作信息并上傳至服務器,隨后刪除信息搜集過程中產生的臨時文件。用戶取消加入云安 全計劃亦不能阻止信息記錄文件的上傳。360安全瀏覽器安裝路徑中的ExtSmartWiz.dll文件可在用戶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定時下載360遠程 服務器DLL文件并進行加載操作,且無該文件功能說明。
360:“不懂技術拒絕正面回答”
而在近日,面對來自獨立檢測機構的報告和相關網絡視頻證據,“不懂技術拒絕正面回答”成為360公司試圖逃避其產品存在“侵犯用戶隱私暗藏后門”事實的回應對策--這是發生在易觀國際舉辦的第二期“網絡安全路在何方”易士堂論壇上的一幕。
當天,來自企業界、學術界、法律界、新聞媒體及國家信息安全委員會的專家系數出席,并就網絡信息安全、隱私保護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遺憾的是深陷“隱私門”的360公司雖有代表參會,但并沒能就其產品“涉嫌侵犯用戶隱私”等質疑作出正面回答。
易觀國際主辦的“易士堂”網絡安全論壇
IDF工程師被請喝茶,疑受360壓力
遠在國外,通過網絡遠程參與討論的IDF實驗室的發起人萬濤通過微博透露消息稱,《關于360安全瀏覽器暗藏后門證據的獨立檢測報告》和《關于360安全衛士涉嫌竊取用戶隱私的獨檢測報告》兩份報告本來在11月初去韓國參加POC大會前就要發,當時為避免陷入口水或被惡意揣測,所以持續修訂力求客觀。結果后來一天被連喝多次茶。萬濤還表示,具體詳情未來如果有必要,其將會披露內幕及相關錄音錄像。
IDF發起人微博自爆“被請喝茶”,疑受360壓力
360瀏覽器獲工信部權威認可
在IDF的檢測報告發表后,360董事長周鴻祎媒體溝通會上表示,公司已經將360安全瀏覽器送去國家質檢總局,希望借助第三方機構的監測,證明產品在用戶隱私上沒有安全問題。近日,檢測結果已經出爐,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對360公司出品的360安全瀏覽器做出“安全、可靠”的權威認定。
在工信部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出具的《360安全瀏覽器技術驗證報告》中看到,360瀏覽器并不存在未經用戶許可上傳數據的行為,并且所有上傳的數據都經過加密,可以確保用戶數據安全。
究竟360是否有威脅用戶隱私安全?上面提供了各種參考信息,希望用戶可以從中得出答案。也希望更多的互聯網企業把用戶隱私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來考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