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石家莊市長安區(qū)政協(xié)委員史忠永接受焦點中國網邢佳林專訪。
邢佳林:史老師好,歡迎你接受《焦點中國網》的專訪。
史忠永:邢佳林好,謝謝。
邢佳林:每天晚上我們回到家里往往是先打開電視,搜我們喜愛的電視劇,不過對于電影電視劇的制作過程不會太了解,今天我們請來了作家、編劇史忠永老師給我們聊聊他的寫作人生。
史老師好,最近有什么大作?
史忠永:就說今年吧,最近主要在寫劇本,今年有兩部電影劇本與有關影視單位合作,一個名子叫《二貨王三壞》,是一個喜劇,另一個是一個抗戰(zhàn)劇名子叫《炮樓》,當然都是暫定名,有可能在與大家見面的時侯會有改動。還有幾個已經創(chuàng)作完成的比如《九紋龍》,也有正在創(chuàng)作的電影劇本《驚夢》、《希望人生》等。
邢佳林:啊,史老師,這樣你應該很忙?
史忠永:是有一點忙,當然同一個時間一般是只是寫一部,但如果有好的靈感或創(chuàng)意會寫下一個梗概,等有時間的時侯再去完成它。最近呢還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電視劇約稿,所以大腦常常在不同的場景和情節(jié)中跳躍。
邢佳林:你平時寫作的時侯是用手寫嗎?
史忠永:不是,直接在電腦上敲,我用的是五筆輸入法,比一般人用拼音要快一些。
邢佳林:噢,以前一些老作家把寫作叫作稱爬格子,可見寫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史忠永:對,傳統(tǒng)的寫作方式是很辛苦的,現代化的工具能夠減輕很大的工作量,在以前沒有電腦的時侯一個人一天寫三四千字就不少了,還往往累的腰酸背痛。現在就拿我說吧,最多的時侯一天寫過一萬五千字。
邢佳林:我也想當一名編劇,告訴我有什么竅門?
史忠永:編劇在電影學院是一個四年制的專業(yè),如果說起專業(yè)的知識那會很長,但科班出身的編導專業(yè)的學生并不一定出來都會成為一個好的編劇。人們往往對編劇認識錯位,有的編劇在劇本里用太多的專業(yè)術語,其實這沒必要,劇本讓導演看懂就行了,更專業(yè)的鏡頭語言那是導演的事,這樣導演就會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還有一點劇本不是給觀眾看的,你不必象寫小說一樣用大量的描寫,它是給導演看的。
邢佳林:一個好的作家是不是就能做一個好的編劇?
史忠永:也不太一樣,純文學的東西與劇本也是有區(qū)別的,劇作是有特定的要求的,比如要有沖突、有人物、有情節(jié),它的要求與小說是有不同的,再有就是一個編劇呢應該有大量的社會知識,需要有一點文筆基礎就可以了。
邢佳林:說了這么多,做一個編劇也不容易?
史忠永:當然,一個好的編劇肯定不是人人都能做的。
邢佳林:除了劇本,別的文學形式你還寫什么?
史忠永:相對于做一名編劇我更喜歡,寫一些純文學的東西。比如小說、散文、文學評論等。
邢佳林:我看過史老師的中篇小說《張大山傳奇》、《秋水長天》,還有散文《小三峽行》、《明朝散發(fā)弄扁舟》,雜文等,文筆非常不錯。
史忠永:《蔡琰與胡茄十八拍》,在這里“拍”字應讀作“破”
邢佳林:這個字念“破”?
史忠永:對,在這里應該念“破”,古代有好多讀音跟我們現在不一樣。
邢佳林:我一直讀作“PAI”。
史忠永:其實也可以這樣讀,它只是一個古代的讀音,我們現在這樣讀也不能算錯。
邢佳林:現在好多孩子都苦于作文寫不好,我想知道這文筆是怎么練出來的?
史忠永:第一應該是多讀多寫,這是最有效的辦法,所有的作家都是這么走過來的;第二還不僅是這些,有的人讀過好多書,差不多快把圖書館的書讀完了,但提起筆來就不知道寫什么,或是寫出來的東西毫無新意,我要說的第二點要勤于思考,要帶著問題讀書;第三是要保持創(chuàng)造力,文學作品與公文不一樣,公文需要嚴謹,所有的文學作品都需要創(chuàng)新,再好的東西看過第二篇就讀者都會失去興趣,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第一個把女人比做花朵的人是天才,第二個把女人比做花朵的是人才,第三個把女人比做花朵的是庸才。
邢佳林:我也知道文學跟其它藝術形式一樣都追求創(chuàng)新,但往往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史忠永:當然這需要長期的摸索體會,有一個過程。
邢佳林:我知道史老師大學里學的是航空專業(yè),你是怎么走上文學道路?
史忠永:興趣和機遇,興趣是第一老師,如果一件事你不喜歡做,而強迫自已去做,你可能堅持一時,但終不會有什么成就。所以我一直支持憑興趣做事,往往是一個人在孩子的時侯,他對某個事感興趣往往會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也會更專注一些,這樣做的也更好一些。于是也會受到家長老師及周圍人的表揚和認可,這樣更會激發(fā)他對這件事的熱情,努力去做的更好,這樣良性的循環(huán)使他對這件事做的更加好。長此以往這個孩子在這方面就會表現的有些天份。天份看起來是先天的,其實也并不完全是,其中也有很大的后天的因素在里面。
再有就是機遇我在這條路上遇到幾位良師益友,我非常得益于他們的幫助和影響,在這里我向給予我有益的幫助的人表示感謝
邢佳林:有時一個人走上一條路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我知道有一個孩子就因為小的一副畫受到了老師的表揚,他以后走上了繪畫的道路。
史忠永:是這樣,首先是可能這個孩子在這方面有一些天份,他的確比別人在這方面做的好一些,然后又在關鍵的時侯受到了鼓勵,在他的后面推了一把,就改變了人生的軌跡。我深有體會:我小的時侯第一次寫作文,現在記得非常清楚,題目叫《貓頭鷹捉老鼠》受到了老師的好評,從此喜歡上了寫作。
邢佳林:好多事情都有偶然性和必然性?
史忠永:對,相對于文學,我其實對歷史更感興趣,通常說文史不分家嘛,其實這兩個學科有很大的內容是重疊的,我們人認為是這樣。
邢佳林:往往是大的文學家也是大的歷史學家,象郭沫若。
史忠永:對,他老人家是我們這些人敬仰的偶象,象《史記》、《資治通鑒》等既是也是一部史書,也是一部文學作品,你可以拿它當作范文來學習。
邢佳林:是的,我們在中學里就學過史記里《陳涉世家》、《鴻門宴》等,除了寫作之外,業(yè)余時間你通常都會做什么?
史忠永:通常都會找朋友聊聊天,喝喝茶,然后鍛煉一下身體,再有就是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我在咱們市一個區(qū)里任政協(xié)委員。經常會參加一些政協(xié)里的活動還有一些公益事業(yè)。
邢佳林:今天史老師講了很多,受益匪淺。
史忠永:一點小的體會,也希望認識更多的朋友,在一起相互學習,探討人生。
邢佳林:感謝史老師在百忙中接受我們的采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