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晚間,遠東電纜發布關于部分資產轉讓的進展公告,本次轉讓資產為公司擁有的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德令哈路58號土地和房產,交易金額為2.16億元,而根據北京卓信大華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遠東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擬出售部分房產和土地使用權評估項目評估報告》,以2013年10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評估值為8,187.85萬元,此項資產出售將為公司帶來巨額純利。
醫藥資產整合 陸續貢獻純利
根據公告顯示,此次出售醫藥產業所屬土地及房產,一方面是該公司自今年以來持續明確主業的系列戰略調整舉措之一,另一方面也將為公司帶來巨大的盈利。2.16億元的成交金額,將直接大幅增厚該公司業績。以公司現有股本約10億股計算,約等于直接貢獻0.2元的每股收益,相當于在公司公告的三季度業績基礎上翻了一倍以上。而參考歷史資料,該公司還于2013年11月19日召開第七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部分資產以公開掛牌方式轉讓的議案》,擬轉讓除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德令哈路58號土地和房產以外的另一處資產,也就是其子公司上海寶來企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
據稱,該公司子公司上海寶來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自有房屋的融物租賃”,聯想到公司公告內容,筆者推測上海寶來較大可能擁有上海地區房產,考慮到上海現行房產價格及公司入手年份較早,成本較低,如以股權方式成交,公司還將在未來獲得另一部分相當可觀的收益。而根據遠東電纜今年7月份公告的醫藥資產整合計劃,其醫藥產業所擁有的其他資產遠非僅僅這些,其后續的整合出售,肯定將會為投資者提供巨大想象空間。
業績強勢提升 屢中電網大單
遠東電纜2013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83.49億元,同比增長19.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316.73%;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增長30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52,139萬元,也同比實現增長。由此可見,公司前三季度業績實現了強勁提升。
而近期,公司亦延續前三季度強勁勢頭。2013年11月11日遠東電纜發布公告稱,國家電網公司電子商務平臺公示了國家電網公司2013年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線路集中招標活動中標人名單,公司子公司遠東電纜有限公司、江蘇新遠東電纜有限公司為上述項目中標人之一,中標金額10,883.41萬元。2013年11月15日遠東電纜發布中標公告,國家電網公司電子商務平臺(http://ecp.sgcc.com.cn )公示了國家電網公司2013年第二批配(農)網線路材料招標采購活動中標人名單,公司子公司遠東電纜有限公司、江蘇新遠東電纜有限公司為上述項目中標人之一,中標金額共24,007.76萬元。
隨著國家電網投資規模加大,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優勢將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最直接的保證。據悉,未來5年國家電網將投入6,200億元人民幣,建設20條特高壓線路,以將西南的水電和西北的風電傳輸至中國東部。根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電網投資完成1,659億元,同比增長19.1%;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2.05萬公里,同比增長23.82%。
特種電纜市場寬廣 定增項目見效顯著
遠東電纜2011年定向增發所募集的約14.4億元主要投向了高端特種電纜項目:風電、核電與太陽能新能源用特種電纜項目、智能電網超高壓電纜項目、高強度節能環保型特種導線項目、海洋工程及船舶用特種電纜項目、快速鐵路用銅合金接觸線項目。
公司風電、核電與太陽能新能源用特種電纜項目前已投產,考慮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的出臺,該項目將成為公司未來新的增長點;智能電網超高壓電纜項目已建設完工,正在試生產,項目生產的超高壓交聯電纜具備較高的產品附加值,預計2013年投產后將形成年產1900km的生產能力;快速鐵路用銅合金接觸線項目已通過并購泰興市圣達銅業有限公司完成了變更,圣達銅業具備良好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積累,隨著“城鎮化”帶動的城市軌道交通和快遞鐵路建設的增長,公司產品將在未來迎來巨大市場。高強度節能環保特種導線項目正在調試階段,海洋工程項目廠房正在施工、安裝基礎設備,預計2014年正式投產。
據了解,目前國內特種電纜的總需求,正以每年近20%的速度遞增。有專家預估,未來五年內特種電纜的市場用量或將達到400億元/年—500億元/年,碳纖維導線亦將在未來贏來爆發性增長。
公司全資子公司遠東買賣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全球首創的“一網兩平臺”即全球電纜行業門戶網站—電纜網、全球首個電纜交易平臺—電纜買賣寶和全球首個電纜材料交易平臺—中國電纜材料交易所,有效促進了電纜全產業鏈、信息產業、物流產業和金融產業的融合發展、轉型發展,大大提升企業競爭優勢和未來更大的盈利能力。
另據筆者了解,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該公司一方面通過加大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力度,擴大公司產品品種,開發具有高技術含量、高技術附加值的新型產品,另一方面也正在積極籌劃完善產品層次和結構,逐步向能效管理領域進軍,輔之以系統的高端化、集成化、國際化戰略,致力于成功轉型成為管理先進、技術密集、品牌卓著的能效管理龍頭企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