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錦屏縣彥洞鄉全體教育工作者因勢利導,將彥洞旖旎的山水風光、悠久的瑤白擺古文化、獨特的民族風情引入學校,大力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給教育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為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園風尚,培養優秀民族文化傳承人,彥洞鄉人大主席黃元平、分管教育鄉長龍臻同志深入學校調研,以學校為平臺,以課堂為載體,以侗族中小學生為依托,在全鄉中小學校進一步推行民族文化進課堂。要求各學校根據民族文化特點,把優秀傳統的民族舞蹈、侗歌、服飾、繪畫、傳統體育、手工制作等為主要內容的民間文化納入教學計劃,讓這些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和課堂,培養民族民間文化傳承人;根據學校特點,編寫、開設“侗歌、民族民間技藝、民族舞蹈、民族民間體育”等課程,確保活動扎實有效推進。
據了解,彥洞小學脫穎而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園文化,曾在2010年將具有代表性的北侗風情帶到凱里演出。現在,經過長期的培訓和學習,已打造成為最具北侗風情的校園文化。瑤白小學深挖細掘侗家山寨民風習俗的地方特色文化,將本地山歌、民間故事等引入學校,邀請民歌傳人走進課堂,向孩子們傳授民歌唱法;學校還收集當地民歌民謠整理匯編成冊作為校本教材使用,形成了以民歌為特色的校園文化。
目前,一股民族文化的氣息彌漫校園,侗族舞蹈、侗歌、雜技、話劇等這些鄉土氣息十足的特色學校像星星點點的山花,把侗鄉教育裝飾得格外引人注目。(楊順成)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