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應對持續高溫、無雨天氣對我縣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全力做好抗旱救災工作,縣人社局“三措施”與幫扶村—合沖村共同做好合沖村抗旱救災工作。
一是摸清受災底數,有針對性的開展抗災工作。該縣人社局組織該局職工深入合沖村會同村兩委對該村因干旱造成的人畜飲水情況及農作物受災情況進行摸底調查。該村2處人飲水源、兩條小溪流干涸;水稻受災面積45畝,占全村水稻種植面積的20.4%;其他經濟作物受災面積4.3畝,直接受災人口達324人,占全村人口的51.9%。同時,指導聯系村按照“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和“生產服從生活、保苗服從人飲”的要求有針對性的開展抗旱救災工作。
二是幫扶救災與村民自救相結合,全力抗旱。該局分管駐村工作領導魏啟平同志親自帶隊到合沖村指導救災,幫助群眾解決生產自救中的具體困難,并與縣水利部門對接聯系水泵等抽水設施開展救災工作。同時,動員農戶利用該村水源尚未干涸的自然河道、蓄水池進行生產自救,目前該村村民已購買水泵10余臺,抽水水管5千余米開展自救,以自救和他救兩種方式全力抗災。
三是抓好無收成旱田改種工作,降低旱災損失。對因干旱造成的無收成稻田及時該種其他經濟作物,將旱災損失降到最低。該村初步擬定對確定無收成的稻田改種馬鈴薯、紅薯等抗旱作物,降低損失。同時,及時掌握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加強因干旱引發的病蟲害治理,并做好防治工作,把旱災對合沖村群眾的影響降到最低。(吳維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