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13年8月29日黔東南州組織召開的2013年旱災改種工作安排暨技術培訓會會議精神及錦屏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錦屏縣農業局于8月22日召開全局改種補種促增收會議,圍繞“調整種植結構、大季損失小季補、糧食損失經濟作物補、種植業損失養殖業補、農業損失非農補”的原則,及時開展旱災改種補種工作,蔬菜旱災改種補種工作是“馬鈴薯、蔬菜、種草養鵝”三大旱災改種中心工作之一。
目前,錦屏縣落實蔬菜改種面積16000畝,全面完成整地、直播、移栽工作,其中直播面積9166畝、移栽面積6834畝;落實速生蔬菜示范面積500畝、延秋蔬菜示范面積1100畝;落實核心蔬菜示范點示范面積260畝,其中新化鄉新化所村南門田壩150畝,新化鄉歐陽村村門口田壩110畝;已完成蔬菜示范集中育苗點2個,總面積11畝。
在技術應用措施上,蔬菜示范點采取集中育苗方式,集中育苗點上應用穴盤護根育苗技術、搭棚遮陰降溫保墑育苗技術。蔬菜示范點上應用良種推廣、規范種植(栽培)、配方施肥、病蟲無害化治理等技術;速生蔬菜示范點推行加蓋遮陽網保墑直播技術,在規范種植上實行深耕曬田,開廂起壟,大溝破胸,均勻撒播或定距點播;延秋蔬菜示范點在規范種植上以1米開廂,廂面寬保持80厘米以上,2米間開大溝、溝寬40厘米,溝深30厘米,1米間開小溝,溝寬30厘米,溝深20厘米。每廂定植2行,株距根據不同的蔬菜品種而定,一般行距40厘米、株距33厘米定植。
在技術培訓措施上,利用集中培訓、發放技術資料、現場培訓等方式,發放技術資料400余份,培訓人員600人次。
錦屏縣蔬菜旱災改種工作早抓,由于措施到位,示范點充分發揮了以點帶面作用,真正突出了示范點輻射帶動效能,有效促進了我縣旱災改種保收工作的順利開展。(龍鑫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