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雷山縣為進一步規范民生資金管理,提高民生資金使用效益,推行民生資金效評價試點工作初見成效。
該縣主要選擇公共服務性強、社會關注度高、經濟社會事業發展中的一些熱點項目支出進行了評價。采取重點評價和自行評價,以及現場評價與非現場評價的方式進行。共完成了2011年度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2012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建設項目、廉租住房保障專項資金和2011年度中央現代農業(茶葉產業)財政獎補項目、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資金等6個項目的評價工作,涉及資金共計8894萬元。
通過評價看出,實施以上項目,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取得了較大的經濟、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
一是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的建成,使該縣方祥鄉雀鳥片區4個村836戶3782人受益,極大地改善了項目區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和生產生活條件,促進了項目區的產業發展。
二是2012年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92個,涵蓋了47個行政村95個自然寨,受益群眾達39619人。項目的實施,使通組公路、村內道路硬化、便民橋建設、環衛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極大地改變了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三是完成廉租住房項目建設共2679套,133950平方米,將解決該縣2679戶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問題,大大改善了城鎮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條件和環境狀況。
四是茶產業項目實施后,對茶產業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每建設1萬畝茶園,為提供農民就業3300人,1.05萬畝新建茶園可增加解決農民就業3465人。項目實施效果顯著,帶動力強,很受群眾歡迎。
五是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項目的實施,改善了農村學生營養健康狀況,有利于農村學生安心于學校學習,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和家長的后顧之憂。
六是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機制,切實讓參合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就醫難、就醫貴的問題逐步解決,農民的醫療狀況得到了更好地保障;較好地發揮了保障金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對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了積極作用。(唐家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