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田野綠,遍地是莊稼。近日,筆者下鄉采訪,看到雷山縣丹江鎮各村寨廣大農民采取多種方式將有限土地倍加珍惜,充分利用,想方設法寸土必收。
響樓村民培育蔬瓜秧苗出售
貓貓河青年在科技培育優質玉米苗出售
一是育苗銷售服務山區。地處縣城邊緣的長豐村、羊場村、響樓村,因城鎮化建設和街道拓寬、交通興建,田土被征用,耕地銳減。當地農民利用海拔低氣候溫土壤肥的地質優勢又臨縣城集市的區位優勢,在有限土地上培育生產周期短、一季可多產的蔬瓜、果樹、水稻、玉米等莊稼秧苗,出售增收,又服務高塝山區、留守農戶、外出務工人家。
羊排村民在田埂栽瓜種豆碩果滿枝頭
二是田邊地角擴墾栽種。丹江鎮農民普遍將田邊地角擴墾鋤用,撒下蘿卜白菜、番茄辣椒,種上姜蔥蔬果,瓜苗飯豆,栽下一排葡萄、幾棵玉米,讓田坎上下,田邊地角結瓜掛果,寸土皆收,顆粒歸倉。
黨高村民下栽茶葉,上架葡萄,多層種植
三是土地間種一季多收。羊排、黨高、排卡、陶堯的村民們,在田土中栽茶葉、間種玉米,上架葡萄,邊坎栽種蔬菜瓜豆,一季多收,季季有收。
貓貓河村民李勝德利用田坎栽種葡萄
四是調整結構種植經濟作物。大小腳雄、貓貓河、總排、南屏、教廠等坐落半山腰田地處高塝缺水卻向陽的村寨,大部分農民停種水稻,改種抗旱強價格高的魔芋、葡萄、太子參、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畝田經濟產值相當于畝產水稻的3至5倍。
總排村民在茶園間種玉米
水電村民早熟蔬菜基地
五是面向市場科技種養。縣城周邊的烏秀、黨高、總排、貓貓河、大小固魯村民進縣城旅游酒店賓館,電話咨詢旅游農家樂苗家樂,照菜譜在自家田土種蔬菜香料養土雞鯉魚,適銷對路,暢銷增收。烏東村距雷山縣城22公里,遠離集市,該村海拔高,但地處雷公山腰,人煙少,生態好,空氣新鮮,蟲害少,該村除了規模種植辣椒、茶葉外,還從國外引進種子,依靠科技種植紅珊瑚、苦苣等特色冷涼蔬菜,產品遠銷深圳、廣州和港澳,供不應求。
六是出租田土騰手非農。小郎當、犀牛塘、烏秀、治安、黨高、羊排、水電等村寨具有土建、木工等技藝的農戶,干脆將田土出租他人耕種,自己騰出手腳,或出省務工,或進縣城高建筑,或開木材加工廠,或周游城鄉替人建房蓋瓦,全心全意從事非農產業,勞動力日純收120元以上。(余國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