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逐漸被淘汰的雷公山黑毛豬現在又出現在了雷公山區域的農家豬舍和養殖場里。據雷山縣有關部門統計,現今全縣可出欄的黑毛豬達到了6、7萬頭,今后還會有增長。
近日,記者在雷公山大塘鄉區域一家黑毛豬養殖場采訪,推門進入圈棚中時,其中沸騰起來,轉眼間圈板上冒出了很多豬腦袋,它們的眼睛都朝著門面看……原來,豬兒以為主人又要喂食,因而“集體起立”,朝同一方向行“注目禮”。
但是,來的卻是陌生人,看到沒“搞頭”,豬兒們都收起腦袋,準備睡覺,也有少數豬兒“調皮”,在圈棚內跳來跳去,擾得大伙不得安寧。五號圈的一頭小肥豬仔就是這樣,它跳著跳著突然踩踏了同伴的尾巴,這位同伴大叫一聲后騰空而起……這家伙覺得事情“搞大”了,立即轉身逃跑。
六號圈的一頭小豬膽子特大,記者將相機鏡頭深入豬圈內拍照,別的豬兒敬而遠之,它卻不斷靠近,并用豬嘴“拱”相機鏡頭,顯得非常的友好……“它肯定是把你的相機鏡頭當做豬嘴巴了。”工作人員笑著說。
大膽的小豬仔
黑毛豬早年就是雷公山上的農戶飼養的豬種之一,它具有一定的野性,善跑,放在山中像野豬一般,肉質鮮美,皮子是糯的,肥肉肥而不膩。但是這種豬也有弱點,長得太慢,150斤的豬,需要喂養一年。
因有此弱點,它越發不受養殖戶喜歡,有的村寨甚至不愿再飼養。
近年來,雷山縣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業,雷公山黑毛豬“重出江湖”。當然,現今的雷公山黑毛豬的養殖方法已不同以往,除了圈養,還放養,讓它們在劃定的區域內“撒野”,進行體能訓練。
精壯的小豬
“每天到喂食時,放養的黑毛豬會從幾百米、甚至更遠的地方跑回,養殖場這樣做,除了喂食,也在有意識訓練這些小家伙的體能。”大塘鄉黑毛豬養殖戶熊德芬說,為何要進行體能訓練呢?因為“活蹦亂跳”的黑毛豬肉質會更鮮美。當然,喂食也很講究,不能喂飼料,主食是菜、米糠和玉米。
大豬搶食
因為肉質美,所以黑毛豬在市場上賣價極高,瘦肉和排骨每斤至少30元,做成臘肉至少60元/斤,肥肉每斤也少不下13元,還遠銷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大城市,供不應求。
雷山縣副縣長龍志波說,為了便于打造品牌,該縣已啟動了為黑毛豬申請商標的工作,取名為“王頭虎豬”,國家商標局已受理了雷山縣的申請。(王俊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