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畢節市人民檢察院9日披露,新刑事訴訟法實施來,貴州首例附條件不起訴案件于日前在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辦理,威寧檢院依法對一涉嫌盜竊罪的未成年人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不起訴考驗期為8個月。
附條件不起訴起源于德國、日本等海外國家和地區,其理論基礎是起訴便宜主義、訴訟經濟、公共利益的考量等等。其實質是檢察官依據其自由裁量權,對觸犯刑法、依法需要判處刑罰的犯罪嫌疑人,根據其犯罪性質、危害程度等表現以及年齡、處境等情況,并考慮公共利益的需要,認為沒有立即追究其刑事責任的必要時,通過附加一定條件,要求犯罪嫌疑人在一定考驗期內履行相應的義務,視其在這一期限內的表現決定是否提起公訴的制度。
一直以來,中國司法機關都在對刑事和解和附條件不起訴制度進行探索,但這兩個制度本身沒有在法律中進行明文規定。而2013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刑事訴訟法》對這兩項制度進行了明文規定,使得刑事和解和附條件不起訴有法可依。
據辦案檢察官介紹,2013年1月27日,未成人周某看到威寧縣岔河鄉岔河村路邊停放著一輛豪爵兩輪摩托車,趁無人在場,便用隨身攜帶的螺絲刀將摩托車撬開啟動后騎走,后被失主將摩托車追回,經鑒定,被盜摩托車價值4293元人民幣。
案發后,當地檢院在審查起訴期間發現,該案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且是在校學生,年幼時其母親離家出走,其父常年生病,一家三口生活常靠親鄰接濟。周某所在學校的老師說:“這孩子太可憐了,平時連買作業本的錢都沒有,如果不是太窮,他也不會去偷別人的東西。”案件受害人張某告訴記者:“他家庭很困難,我比較同情他,他是學生,希望對他從寬處理,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鑒于此,威寧檢院依法對其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不起訴考驗期為8個月。審理此案的檢察官表示,附條件不起訴制度實際上在司法實踐中已經探索實施了近十年,這一制度寫入刑事訴訟法完善了中國不起訴制度體系,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最大限度地教育和挽救未成年人。
下一篇 :確診H7N9“七大流程”9市州均可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