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由黔東南州歌舞團排演的非遺音畫《關注非遺 走進清華》在清華大學大禮堂隆重上演,作為主辦方清華大學法學院早期已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專場演出備受關注和歡迎,在水木清華刮起了一股極具魅力的美麗黔東南之風。
該劇于1月12晚在清華大禮堂精彩上演。“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在這里再一次得到驗證。當晚場內座無虛席,一票難求,演出淋漓盡致地展示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神奇多彩的歌舞樂服俗之外還運用了一系列多媒體藝術表現形式,把黔東南州秀美的山水風光、多彩的民族文化鮮活地呈現給觀眾。世界非遺侗族大歌拉開了演出的序幕,岜莎的成人禮"鐮刀剃頭"讓觀眾驚嘆不已,而且一位清華的校友上臺現場剃了"清華第一個岜莎頭","西江游方"習俗展演引人入勝,現場互動抽取西江千戶苗寨門票,侗族的行歌坐月讓觀眾上臺一起參與體驗了侗族青年風趣的談情說愛,苗族敬酒歌和侗族的多耶舞把整臺晚會推上高潮,觀眾興致勃勃受邀請上臺共舞,臺上臺下沉浸在一片歡樂海洋。演出結束后觀眾與演員一起踩歌堂,久久不愿離去。清華的師生紛紛上臺與演員合影留念。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振民對本次演出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自己捐贈了1萬元慰問全體演職員。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廖瑩動情地說:"我們清華的師生覺得這次演出很精彩,激起了我們去黔東南州的強烈愿望,我們今年暑假一定到黔東南州去走一走"。許多師生在微博感言:"這是清華大禮堂自修復開放以來最精彩的演出之一""清華的觀眾歷來挑剔,以前的演出多半是觀眾從大禮堂往外跑,而今天黔東南州歌舞團的演出是讓觀眾始終往里擠。"
此次活動旨在展示黔東南州神奇秀美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傳達"共同關注非遺的保護傳承發展”的主張, 精彩的演出受到了清華師生的熱情追捧,充分體現了多姿多彩民族文化對于高校師生仍然具有很強烈的吸引力。這是迄今為止,美麗黔東南州在國內高校規格最高、影響最大的一次成功的文化旅游外宣演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