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國家商標局傳來喜訊:“施秉太子參”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已于 2012年12月正式通過核準,它標志著“施秉太子參”從此有了正式的身份標志,也將成為引領貴州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標桿。
被譽為“西南藥城”的施秉縣,近年來,該縣按照“合作創新、加強轉化、重點突破、引領跨越”的工作思路,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強力推進中藥材產業快速發展,著力將施秉打造成為全國最具特色的中藥材種植規范化示范基地、中藥材出口示范基地、西南地區中藥材交易中心和全國中藥材主要集散地之一。目前,已發展成熟的品種有太子參、頭花蓼、何首烏等30多種,并引進培育了三元太寶等中藥材加工企業。
20多年來,該縣把太子參這個“舶來品”種出了公認優于原產地的品質,從試種幾十畝發展到現在常年穩定在3萬畝以上,從而找到了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產業。僅2012年,太子參種植達5.8萬畝,成為全國三大主產區之一,產量占全國一半。
由于施秉太子參每公斤單價高出全國其它產品10元左右,產量產值已占全國三分之一強,具有色澤好、藥效佳、個體飽滿等優良品質,受到全國各地藥商青睞。2004年,施秉太子參獲得國家GAP認證和貴州省“十·一五”農業科技十大成就獎。
據悉, “施秉何首烏”、“施秉頭花蓼”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工作已正式啟動。(楊仁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