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至15日,縣兩會剛結束,縣委副書記楊智便輕車簡從,深入素有“黃平縣的西藏”之稱的紙房鄉、“黃平縣的新疆”之稱的翁坪鄉考察調研。兩天里,楊智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走進尋常百姓家中,與村民、村干部親切交談,問政于民、問需于民,探詢新農村建設、生態移民搬遷、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辦法和路子。
調研中,楊智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是關系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政治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也在農村。做好“三農”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首要任務。只有農村富裕了,農業發展了,農民收入增加了,廣闊的農村市場活力增強,才能有效地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楊智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把群眾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群眾觀點、群眾路線、群眾立場,放低姿態,撲下身子"接地氣",說實話、辦實事、解難事、求實效。堅定發展信心,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和旺盛飽滿的熱情,苦干實干,奮發圖強,一心一意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全力推進“三化”興“三農”。一是以產業化提升農業。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題,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為著力點,以實現新型農業現代化為目標,創新土地流轉機制,加快土地流轉步伐,加強產業的培育力度,實現規模種養、產銷銜接、品牌發展,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做優戰略性主導產業,做強區域性優勢產業,做大地方性特色產業,積極引導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向農村合理流動,增強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實效,推動城鄉經濟社會統籌發展。二是以工業化致富農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盡快使工業經濟發展起來。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村工業“拳頭”產品。突出抓好政府服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尋求有利于拉動基礎產業的大項目、好項目,擴大非農產業就業容量,通過工業化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實現以工帶農、以工投農、以工補農改農。三是以城鎮化帶動農村。加快城鎮化進程,發揮城鎮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減少農民來富裕農民、帶動農村。把城鎮建設與扶貧生態移民搬遷結合起來,突出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引導農民有序轉移,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劉小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