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從元旦降溫以來,黃平供電局每天堅持開展線路巡查工作。雖然每天重復著相同的工作,該局輸電管理所負責人還是一再囑咐,巡視工作一定要仔細,重點檢查接地裝置是否丟失、損壞;檢查金具有無銹蝕破損情況;檢查基塔部件有無丟失掉落;檢查線路下方有無對線路造成不安全隱患的樹木等。
巡視車猶如“百寶箱”
1月17日上午,黃平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線路班班長向智像往日一樣,檢查了自己工具包中的扳手、鉗子、望遠鏡等巡線工具,包中還備有不同型號的螺母、螺釘等金屬。“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就出發,今天我們的目標是黃飄尖山坡和大坳”。
筆者隨著巡線人員上了車,發現車箱后面還有鐵鏟、鐵鎬、車輪防滑鏈等物品,其中有一捆廢舊的麻布、坐墊和帆布。筆者好奇地問:這些東西有什么用?巡線工作應該不用這些東西吧?他們笑著說:巡線工作面對的困難不止是線路查看,保障車輛行駛安全也是一項重要工作,由于氣溫低路面結冷是常事,這些破布在結冷路面上可有著大用處。
線路查看要做到:腳試桿腳、手摸桿身、眼看桿頂
由于車輛行駛向山峰,霧氣越來越濃、車越開越慢,前方視線不足十米,班長向智開玩笑說:每年春節前后的一個月時間,每天進行線路巡視已成為了一種慣例,巡線工作當成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的天氣算是好的了。說著停下了車,然后戴上安全帽走出了車門。我還以為是霧太大車不能前行了,原來在前方不遠處正是風口位置的35千伏黃谷線37號桿,這是黃平電網輸電線路地理位置最高、又處在風口瓶頸位置、最容易伏冰的線段。我趕緊跟著下車,在電桿腳下我看到了班長向智用腳輕輕擦試地面、用手摸摸電桿、然后抬頭看電桿上的設備(每基電桿抬頭時間約為5分種左右),這樣一組連貫性動作一直從大坳風口瓶頸37號桿至團昌村委會47號桿。后來才知道這一連續動作的作用:腳擦試地面是查看地面結冷情況;手摸電桿是查看桿身是否有結冷;眼看桿頂是查看各種設備是否有閃爍、結冷、脫落現象。
巡線員的愿望:每天巡線工作都是“白忙”
在翻看巡線記錄時發現有近半個月的巡線工作中,每天一直詳細記錄著天氣狀態、設備運行情況等內容,未發現設備異常情況。我更好奇地問:每天設備運行正常,怎么還天天巡線?剛進入輸電所的工作人員說:作為一名線路巡線員,發現設備了缺陷和處理掉缺陷確實有一種成就感,然而如果停電檢修將會對客戶造成很大生活影響。真希望我們的巡線工作天天都是白忙活,不要出現設備故障,這樣的巡線工作一直計劃到元宵節后。(楊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