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華寨村位于隆里鄉東部,距鄉政府駐地3華里,與省級森林公園——春蕾林場相毗鄰,全村轄3個自然寨,212戶913人。華寨村先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少數民族社區學習中心”示范村,國家計生委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范村”,貴州省授予“十佳和諧村寨”等榮譽稱號。近年來,華寨村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大膽改革,現建有鋼架日光溫室大棚65個,小棚15個,年經濟效益達100余萬元。
從1998年,龍立堂、龍立江等黨員村民就開始種植起了食用菌。鄉、村黨委政府給予資金支持,使其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到2006年,有10余戶村民種植了平菇,種植戶人均增收1500多元。2007年縣、鄉進一步增加技術、資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2008年落實了近50畝田土。在菌種配制上,實行技術質量責任制,定期舉辦培訓班,在生產的各個時期發放技術“明白卡”。村民們普遍嘗到了食用菌產業的甜頭,種植隊伍逐年擴大。到2012年,全村食用菌種植戶發展到78戶,種植食用菌鋼架大棚65個,鋼架小棚15個,預計產量達50萬公斤,產值達100萬元以上。
如今華寨村考慮到食用菌發展中存在的品種單一、發展資金不足等問題,制定了今后食用菌的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一是調整優化品種結構,增加高檔菇的栽培面積;二是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引導村民成立組織協會,積極鼓勵外村投資加盟,引進資金,確保菌農增收;三是修建冰凍庫;四是推廣食用菌無公害栽培技術。圖為隆里鄉黨委書記唐立坤等黨政班子成員冒嚴寒深入華寨村龍立堂食用菌鋼架大棚了解金針菇的價格情況。(石福濤 林澤龍 攝)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