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春首,寒風料峭。1月25日上午9點,假日里的錦屏縣高坪小學校園,雖然學校放假10天了,但學校教室里依然傳出不同尋常的朗朗書聲。
尋聲走進學校三樓的一間教室,只見整間教室坐得滿滿當當,一共有32個孩子,孩子們正在認真地跟著老師朗讀英語單詞,學得很開心、認真。該班是三至六年級的孩子,主要教學小學英語課程。下課后,吳鳳平說:她1月20日從貴州財經大學放假趕到高坪老家,為的是來給孩子們補補課。為孩子們補課的不僅她一人,歐進春是中南民族大學數學系大二學生,他教的是三至四年級和七至八年級的數學課,共有39個孩子,選擇分班教學。歐凱是江蘇大學動力系大二學生,他教的是五至六年級的數學和七至八年級的英語,共有56個孩子,也是選擇分班教學。吳錫松是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大二學生,他教的是七至八年級的英語,有18名孩子。
據悉,目前共有82名孩子前來上課,這些“大學生老師”們都是義務支教的。
據了解,此次義務支教活動是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大一學生羅燈的倡議下自發組成的支教隊伍。1月14日,鐘靈鄉高寨村民委主任李茂鋒接到來自遼寧打來的電話:“我們放假回家后,想義務為家鄉的弟弟妹妹上點課,傳遞外面的信息。回報家鄉多年來對我們的關心支持,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和幫助。”李茂鋒當即跟高坪小學電話聯系,征得學校同意并提供教室后,第二天村民委將大學生義務補課的好消息以書面的形式張貼到各個自然村寨,看到此消息的家長或孩子無不受到感動和鼓舞。據了解,他們補課時間從1月21日至2月5日結束,主要教學英語、數學、物理等課程。
消息一經傳出,放假在家的三至八年級的孩子積極主動報名補課,還有十幾個來自外鄉鎮的孩子,他們吃住都在親戚家。
據了解,這些義務支教的大學生,他們在學校的表現都很好,回報家鄉,感恩社會是他們心中的夢想。他們的父母都是農村人,早出晚歸,卻依然還是經濟困難,他們上大學的費用基本上是靠國家的助學貸款,向親戚朋友借錢。“我姐姐現在福建大學讀大三,我在武漢大學讀大二,父母為了供我們姐弟倆順利讀完大學,他們多年外出在廣東打工,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去年連春節都不回家,現在想起來我還是很難受。”吳錫松的話語里五味雜陳。
歐進春說,這種活動是一舉兩得的行為,既鍛煉自己又幫助他人,帶去知識,收獲感動。使我們真正體會到干老師這一行的艱辛,幸福與快樂。新時代的大學生,‘聚似一團火,散若滿天星’,在每個服務地支教的大學生志愿者都是散落在大地上的星星之火,作為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員,我堅信志愿服務的火花必將在神州大地燎原。
在課間休息的閑談中,有幾個小姑娘這樣問道:“大哥哥,大姐姐,你們暑假還會來嗎?”從孩子們的表情里能看出他們的期盼和渴求。
在即將結束采訪時,吳鳳平說她和伙伴們從來沒想過會有記者來采訪,因為他們所做的只是一個大學生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圖為歐進春在輔導孩子。
是他們的舉動感動了我,同時感動了十里八鄉。(李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