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進一步織密動靜結合、公秘結合、人技結合、內外結合的防控網絡。不間斷地開展治安檢查、重點清查,落實管理責任,擠壓不法分子生存空間。雷山縣公安機關始終將打擊的鋒芒直指現行犯罪和“兩搶一盜”等多發性侵財犯罪,切實提高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2012年全省安全感測評,雷山縣為96.69%,排全省14位、全州8位;滿意度為94.41%,排全省13位、全州4位。
一是建設“天網”視頻監控平臺。2011年以來積極爭取縣政府支持,縣政府撥款250多萬元,在全縣安裝的170個視頻監控探頭,在縣公安局、丹江派出所、西江派出所各建有一個視頻監控平臺,172個視頻監控探頭全部接入縣局監控平臺,可網上巡查、隨調隨看,實現重點部位、重要場所、重要路口24小時全覆蓋。僅2012年通過“天網”指揮調度大型安保活動50次,為各辦案部門提供“天網”視頻錄像200次,調取錄像資料80份,為破案提供線索100次,其中刑事案件14起、治安案件22起、調解矛盾糾紛50起、公民求助53起、交通肇事逃逸5起、預防群體性事件5起。“天網”工程讓廣大群眾更加安居樂業,百姓的幸福指數不斷上升。
二是搭建情報預警平臺。雷山縣公安局摒棄傳統的“筆記本信息”和“檔案柜信息”,通過經常性地入戶調查、糾紛調處、行業管控、實名制落實,采集信息并錄入警綜平臺,實現對系統軌跡和預警指令的“落地”查控,達到預警防范、重點管控和精確打擊的目的。1月24日2時許,通過警情研判比對,發現雷山城關金鼎龍賓館有一名網上在逃人員,及時組織民警將犯罪嫌疑人張義抓獲。
三是創建網上服務平臺。開通網上警務室、網上信箱、QQ群、微博,提供在線咨詢、服務網上辦證、受理網上信訪、回復網上咨詢、加強網上宣傳、指導群防群治,預防和減少盜竊和詐騙等可防性案件的發生。(吳超榮)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