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斗牛人山人海
斗牛正在酣戰
獲勝牛王
在從江縣丙妹鎮、下江鎮、停洞鎮、東朗鄉、雍里鄉、高增鄉、谷坪鄉、宰便鎮等鄉鎮苗族、侗族群眾都有斗牛習俗,當地民間斗牛都不設獎項及獎金,勝牛主人興奮,敗牛主人也不生氣,用他們的話說純屬民間娛樂。
近年來,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該縣大興斗牛民俗,幾乎寨寨養斗牛,村村開設斗牛堂。每個村寨集資共同購買一頭水牯牛,專人飼養,專供角斗,不從事生產,謂之“打牛”。在農閑時節,每逢亥日,由主辦村寨發出斗牛邀請,俗稱“放木葉”,邀請十里八鄉各村寨斗牛協會牽來斗牛參賽。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縣斗牛有近上百頭。比較著名的斗牛堂有:停洞鎮江東斗牛堂、停洞鎮九曰斗牛堂、下江鎮巨洞斗牛堂、下江鎮高岑斗牛堂、下江鎮平江斗牛堂、丙妹鎮四寨河口斗牛堂、雍里鄉大塘松學斗牛堂等。
從江斗牛活動據說是從三國孔明南征時期開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民間流傳的《斗牛古詞》中唱道:“孔明天相號召娛樂,苗侗祖宗湊錢買牛,吹笙斗牛,樂而忘返。”據此可知,三國時期斗牛之風已經很盛行了。
2月2日(農歷十二月二十二),恰逢從江縣下江鎮巨洞村斗牛堂和四寨河口斗牛堂都分別舉辦了隆重的斗;顒。在巨洞村斗牛堂,來自下江鎮、雍里鄉、丙妹鎮、停洞鎮、東朗鄉、宰便鎮等鄉鎮苗族、侗族同胞牽來幾十頭斗牛參戰助威,前來觀看斗牛的群眾更是人山人海,場內場外熱鬧非凡。
斗;顒,先后斗了18對,從中午11點持續到下午2點半才結束,萬名身著盛裝前來觀看斗牛的各族群眾仍不想離去。
斗牛節期間,看斗牛的、看熱鬧的、作客飲宴的、談情說愛的、忙于做生意的, 各有所得。(從江縣貫洞鎮人民政府 吳德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