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凱里城市建設與管理特色工作紀實
貴州凱里是一座新型城市,在改革的浪潮中逐漸成為苗嶺一顆璀璨的明珠,她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一舉獲得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011中國十佳風貌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貴州省衛生城市”等稱號,使凱里實現了從“農村集市”到“文明城市”的跨越,同時也標志著凱里城市建設與管理不斷向新的目標邁進和攀升。在城市品味不斷提升的背后,包涵著凱里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這支隊伍的無私奉獻和默默耕耘,他們與這座城市一樣,如今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重機制促長效 治“頑癥”打基礎
過去凱里的城市管理往往是單一的突擊方式,經營者與執法者打游擊戰,被戲稱為“檢查來了一陣風,檢查過后一場空”,群眾反映出行困難、消防通道受阻、噪音擾民、違章建筑等問題紛至沓來,執法隊員處理事務案件應接不暇。
如何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建立執法管理長效機制是行政執法急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近年來,凱里市行政執法局審時度勢,經過班子反復醞釀,慎密思考,決定走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的管理模式來解決問題。在局統一領導下,采取“分片包干,責任到人,機動巡查、集中治理”的靈活方式,定人、定崗、定責,層層落實,強化督查績效考核和政績公示,在行政執法中,堅持“先宣傳、后清理,先教育、后規范,先限改、后強制”的原則,實行人性化、柔性化管理,依法治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推行“勸說、記錄、警告、處罰”的陽光執法方式,并實行錯時工作制度,根據季節更替,變更工作時間,加強午、晚間管理,杜絕空檔漏洞。機關科室建立工作臺帳,詳細記錄工作情況,形成一整套系統的、相互鏈接的執法管理模式,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增強了執法人員的責任心,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靈活處置了管理與被管理之間的矛盾。
為真正實現城市管理長效化和機制化,切實治理好城市管理的“頑癥”,該局注重從源頭上治理著手,用柔性執法與嚴格執法相結合,疏導與整治相統一的方式開展工作,先后擬定并報請市政府出臺《凱里市夜市攤點、早餐攤點、臨時小菜場等整治實施方案》、《戶外廣告整治方案》等方案。同時,派出人員到貴陽、深圳等地學習先進的城市管理經驗。并在凱里市11條主街成立城管執法示范街,發揮以點帶面,示范引路的效應,起到創建一條示范街,改善一片環境,維護一方秩序,構建一方和諧的良好作用。通過采取教育宣傳、加強巡查、整合資源、集中整治、連續重拳出擊等手段,凱里市近年來各大主干道市容面貌得到極大改觀。從去年以來,該局共取締無證占道經營攤點12000余處(次),教育制止占道經營攤點58000人(次),教育、制止店外經營違章戶43000余戶口(次),開展校園周圍“臟、亂”專項整治行動46次,清理早餐攤點142個。制止教育車輛停放人行道4860余臺(次),處罰950臺次,共拆除未理辦審批手續影響市容戶外廣告5820條(塊)。共查處違法建筑159戶,拆除面積22312.65平方米,查處損害園林設案件62起……
注重素質提升 樹立良好形象
自上世紀90年代,我國第一個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誕生以來,這個行業就在褒與貶的夾縫中艱難生存,在打造靚麗城市,維護公共秩序的第一線摸爬滾打,有贊譽也有非議,但就是這班人,頂著各種壓力,忍受各種目光,卻為廣大百姓創造優良的生活環境,為城市和諧發展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面對這樣一個全國性的共性問題,該局班子意識到必須加強隊伍形象素質建設,提出“機關形象是基礎,隊伍形象是關鍵,城市形象是目標”的工作思路。近年來,該局堅持從執法理念入手,更新觀念,解放思想,結合“作風建設年”、“四幫四促”和“創先爭優”等活動的開展,具體從“三個轉變”入手:變“后”為“前”,著力解決事后處罰向事前管理的轉變,及時將違規問題發現、解決在萌芽狀態;變“堵”為“疏”,著力處理管理工作與服務的關系,先后開放牛場壩、金溪巷、文昌路等背街小巷,讓小商販設置攤點,解決了近2000余人就業問題;變“冷”為“暖”,著力樹立城管執法新形象,要求執法人員舉止文明,行為規范,堅決杜絕“生、冷、硬、橫”和“吃、拿、卡、要”等現象發生。同時,不斷加強對執法人員的培訓教育,堅持學理論、學法律、學政策,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法律講座與業務考核常規化,開展案件實例講評等。同時組織執法人員對《行政訴訟法》、《城市規劃法》、《行政處罰法》、《物權法》等國家法律及地方法規學習。為使執法人員學深學透,入心入腦,他們還制定每季度法律法規學習考核制度。通過系列教育與培訓,使執法人員執法理念得到更新,執法水平不斷提高。
為全面提升領導班子整體水平和決策能力,該局班子成員以身作則,牢固樹立“打鐵先得自身硬”的思想,為全體執法人員樹立榜樣。他們親力親為工作到一線,身先士卒到街頭巷尾帶頭抓環境集中整治,深入研究思考行政執法領域一些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局班子成員輪流每天深入基層督查指導工作,堅持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領導的身影,越是繁雜,越是艱難險阻,領導越是沖鋒在前。嚴明的紀律和團結務實的班子帶出了一支作風過硬的隊伍,僅2012年該局通過嚴明的紀律和嚴格的制度管理,辭退了9名不合格的特勤臨聘人員,限期調離了3名不勝本職工作的執法人員。由于整個班子集中全力帶領全體執法人員改革創新,奮勇爭先創一流,確保了這支行政執法隊伍始終保持著優良的工作作風和頑強的戰斗力。
誓為城市變新顏 傾情奉獻不言苦
城管執法面對的多為社會弱勢群體,而群眾往往具有同情弱者的心理,在清理占道經營這樣的工作時,執法隊員不被群眾理解是常事。在長期的執法過程中,他們有辛苦,有快樂,更有內心無言的辛酸和委屈。
在執法過程中,經常碰到一些經營戶、違章建筑戶不夠配合甚至污辱謾罵執法隊員,更有甚者刀劍相向,暴力抗法。自從凱里“三創”活動的號角吹響以后,城管執法人員對城區的市容市貌實施24小時進行拉網式的集中整治。例如在對東門街農貿市場口的整治中,有一對夫婦占道經營,隊員多次對其進行教育,攤主不但不聽勸阻而且態度極其惡劣,在對其物品依法實施暫扣時,攤主夫婦撕破了隊員的制服,并誹謗遭執法人員毆打,還在一名執法隊員的胳膊上狠狠地咬了一口,頓時鮮血直流……攤主十分囂張,還揚言要拿命相抵,在這種情況下,執法隊員卻始終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在日常的執法工作中,這種傷痛不計其數,僅2012年,該局就有31名隊員在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制度框架下因公受傷。城建執法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難點,違法建筑的拆除更是一項硬仗,為清理違法違建筑,執法隊員們沒日沒夜地加班加點,奔走在各個村寨、企業、小區,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在隊員的工作日志上,幾乎沒有公休日和節假日,每天工作超過10小時,卻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孩子上學顧不上輔導,家人生病顧不上照顧,甚至連年邁的母親在病危之際都難盡孝道……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當中,為了凱里的秩序井然、靚麗清潔,城管執法人員堅守工作崗位,足跡踏遍了城市的每個角落,不管是盛夏酷暑,還是隆冬嚴寒,不管是風吹雨打還是白天夜晚,也不管是工作日還是雙休日,城管執法人每天都執法在街頭,忘我地工作著。
現在漫步在凱里城區,對比過去,人們不難發現:道路更加寬敞了、街道更加干凈了、城市更加靚麗了……。(張貴春 肖祖光 姜澤鵬)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