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工25個重點基礎設施和10個重點產業項目
3月9日,記者在凱里經濟開發區開司大道旁邊的苗嶺醫藥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看到,幾十臺大型機械冒著濃煙,揮舞著鐵臂,數十臺裝載車來回穿梭轉運土方,汽笛轟鳴,塵土飛揚,熱火朝天,一片平整寬闊的場地呈現在眼前。春節剛過,凱里經濟開發區25個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和11個重點產業項目同時開工,用項目建設“大手筆”與投資“加速度”掀起了又一輪發展熱潮。
近年來,該區把加快項目建設、擴大有效投入作為穩增長、增后勁的重要抓手,全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建設了一大批大項目、好項目。苗嶺醫藥產業園,是去年3.月下旬引進的、由內蒙古客商投資的重點項目,占地180畝,注冊成立了凱里經濟開發區苗嶺醫藥產業有限公司,投資內容主要為一類醫療器械生產、中藥飲片生產、中草藥開發、養生保健食品開發、中藥提取、衛生用品生產銷售、建設研發中心等。從今年開春以來,已開挖土石100余萬立方米,平整場地90余畝。計劃2015年6月全部建成達成后,預計總投資達15億元,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年創稅0.7億元,可解決500人就業。
據了解,該區把民族醫藥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大力招商引資,目前已有貴州苗仁堂藥業、貴州安平制藥、貴州百盛堂藥業、貴州飛云嶺藥業等16戶民族醫藥企業落戶,總投資58億元,其中已建成投產8戶,在建項目3個,民族醫藥產業已初步形成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
“大項目推動大發展,好項目推動科學發展,項目聚集使調結構、擴總量、促轉型有了強力支撐。”該區工委常務副書記涂剛在施工現場對記者說。
據悉,今年開春以來,該區新開工的5個民族醫藥、2個電子信息、2個新材料、1個農產品加工共10個重點產業項目,總投資29億元,呈現出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配套能力強等特點。主要建設內容為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智能電網輸配電設備和控制設備、高壓成套開關設備、變壓器、電線電纜、高低壓開關箱柜、鋼化玻璃、中空節能玻璃、鋁、鋁合金制品及機電系列產品、熟制牛肉干等生產研發及銷售,為加快發展增添了后勁,積蓄了能量,注入了強勁動力。
圍繞凱里—麻江同城化發展,該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凱里—麻江同城化新區。新開工的基礎設施項目有15條道路、6個電力項目、銅鼓片區削峰填谷2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棚戶區改造等。民居風貌整治、下司古鎮旅游開發等項目的開工建設,將大大提升開發區的文化品位。
該區新建的15個道路項目,總長52.15公里,總投資26.8億元。春暉大道、翁義路延伸段至凱里城市主干道等4條橫向主干道,學院路、高新北路延伸段、教育園區主干道、金匯路連接線A段至環城南路等6條縱向主干道,與已經建成或正在施工建設的金匯大道、鐮刀灣景區道路、高新南路至高新北路、金匯路連接線AB段、第二工業園區干道及延伸段等道路構成凱里經濟開發區“五橫八縱”路網格局。州群眾服務中心第五橫東西向城市主干道,長5.7公里,寬36米,與6公里長、100米寬,正在施工建設的州群眾服務中心一二期主干道,構成了凱麻中心城區道路骨架,同時開工建設下司新大橋和太陽島大橋、下司至宣威城市主干道一期工程,推進凱麻新城區建設往麻江下司、宣威、龍山等3鄉鎮拓展,大大提升開發區的綜合承載能力和城市化水平。
該區銅鼓村黨支部書記趙龍東在該區州級群眾服務中心主干道施工現場告訴記者:“幾條道路貫穿后,我們村由農村變成了城市,我們也開始由農民向市民轉變,生活方便了,致富門路寬廣了,村里經濟發展公司生產經營的彩磚銷路越來越好,村民入股分到的紅利一年比一年多。”
對已開工建設項目,該區制定了可行方案跟蹤督察,強化協調服務。安排專人,分解責任,跟蹤了解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及時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使服務真正落實到企業所需所盼上。
該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張雙紅告訴記者:“用項目帶動投資,用投資拉動發展,實現產城融合,一體互動,推進凱里—麻江同城化發展。”( 姚本輝 蔣建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