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縣在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作中,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以改善人居環境、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整合各方面資源和力量,走出一條“整村搬遷、農民變市民”的扶貧生態移民模式,取得明顯成效。
群眾的思想觀念和自我發展能力得到極大提高。移民一直都居住在深山區,思想封閉、觀念落后、信息閉塞,通過實施整村搬遷,使群眾走出大山,徹底擺脫了原來對貧瘠的土地的依賴,拓展了貧困農民生存發展空間,群眾的思想觀念、市場意識、勞動技能、文化素質、文明程度得以提升,自我發展能力極大提高,從根本上破解貧困山區群眾生存和發展難題,消除貧困,徹底拔掉窮根,逐步走上安居致富路。
人居環境顯著改善。通過實施整村搬遷后,使貧困農戶獲得更舒適的環境、最穩定的收入、最好的教學條件和更可靠的社會保障及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教育、就業、社保、醫療、住房”等有了保障,不僅使農民能夠享有更多的公共服務,同時,還保留了原來在農村的所有權益,這有效地解決了長期困擾群眾的行路難、吃水難、就醫難、就業難、住房難等問題。
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通過統籌保障城鄉住房,將移民搬遷與城鎮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相結合,用“山下解決山上、工業解決農業、市民解決農民”的辦法,以縣城和園區作為安置重點,使移民直接入住廉租房,使農民直接變成市民,提高了城鎮化率,加速了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加快扶貧開發進程。月亮山地區是扶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是省、州、縣扶貧開發的主戰場,這一地區人口居住分散、生存環境惡劣、交通不便、基礎設施投入大、扶貧成本高,且很難就地實現脫貧致富。實施扶貧生態移民,是解決連片特困地區貧困問題的重要抓手,不僅有利于降低扶貧成本,還從根本上改善這些地區的貧困問題,實現“減貧摘帽”,確保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月亮山地區是主要林區,原生植被完好。將高寒地區、生活條件極差的農戶,實施整村搬遷,極大地減少了森林的人為破壞,減輕生態環境壓力,有效保護和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和自然風貌,促進生態恢復和保護。(王星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