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前,韋幫周和其他來自貴州省黔東南州不同縣市的刑釋解教和社區矯正人員一同走進位于黔東南州職業技術學院的“融入工程”培訓基地,接受全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作為第一批學員,他們所學專業是初級維修電工。而今,39名學員均通過考試和職業技能鑒定,取得了初級電工維修證書和黔東南州職業技術學院結業證書,結業率、就業率均達到100%。
“融入工程”建設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委、州政府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結合實際,對特殊群體融入社會難的社會管理創新之舉,也是一項惠及社會、促進和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也是深入推進平安建設,大膽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探索,旨在破解刑釋解教、社區矯正人員等特殊人群“融入社會難、就業安置難”的社會管理難題。
該項探索由州委政法委牽頭,聯合多個職能部門,采取“幫教社會化、就業市場化、管理信息化、職責規范化”的思路和“無縫銜接、分類幫教、重點安置”的工作模式,免費為刑釋解教和社區矯正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建立刑釋解教、社區矯正人員“出場所、入學校、進企業” 的長效工作機制,幫助他們重新樹立生活的希望和信心,真正融入社會。
黔東南州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王家黔在結業典禮上說道:“特殊人群掌握了一技之長,才能更好地自食其力,才能從‘回到’社會升華到‘融入’社會”,這是‘融入工程’的核心內容。
據貴州省黔東南州政法委介紹,“融入工程”今后將繼續結合市場需求和學員就業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拓展培訓內容,挑選更多見效快、實用性強、就業前景好的培訓課程,今后還將開設汽車維修、美容美發、計算機、特色種養殖、園林、蔬菜園藝、建筑、家政服務、電子電工等專業課程,使學員更想學,更好學,使培訓更見成效。第二期培訓班預計于今年10月左右開班。
參加結業典禮的還有州“融入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要領導,16個縣(市)司法局局長,部分企業代表。(張柯爾 吳永駒 吳遠威)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