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寨村的寨門
美麗的村寨
進村公路是泥巴路,每逢下雨污泥滿地;村民居住的房屋破舊,有的還是泥巴筑墻的房子……這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凱里市大風洞鄉下寨村的真實寫照,不過,如今,再走進這個仫佬族村寨,你會大吃一驚。
下寨村位于凱里市大風洞鄉西北面,距離鄉政府所在地有7公里,全村有7個村民組,330戶農戶,1391人,是仫佬族同胞主要的聚居村寨,仫佬族人口占了全村總人口的52%。
“迎賓”假山
近日,記者慕名來到下寨村采訪。進村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設計別致的假山,假山上“下寨仫佬族村歡迎你”的大紅字樣格外耀眼奪目。據了解,這是邀請專業人士精心設計的,它就是下寨村的“迎賓”。
走進村寨的泥巴路已不復存在,一條寬闊的水泥路隨著山勢延綿起伏,格外壯觀。當地村民告訴記者,以前只要是下雨天,走一趟褲子上全是泥,開車進車,駕駛員最擔心陷入污泥中而不能自拔,現在,不用擔心了。
通村水泥路
來到村寨里,道路兩旁的樓房已裝修一新,木質樓房上了黃色的油漆,看起來富麗堂皇;磚房穿上了乳白色的衣服,也都戴上了“帽子”。“現在走進我們村寨干道,有一種上街的感覺了。”下寨村村支書黎光先說。
據了解,下寨村有7個村民組,除兩個組的進寨道路正在修建或即將秀江之外,其余村民組都修通了水泥路。村容寨貌,也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村支書黎光先說,下寨村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交通閉塞,經濟落后。后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大力發展烤煙種植業等,村民收益是逐年增加。“我們下寨村,曾一度是遠近聞名的烤煙村,在鄉里市里都是掛了名的,不少村民因為烤煙而走上了致富路。”黎光先說。
村寨里烤煙長勢良好
掩映在叢林中的農家小院
下寨村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在2011年之后,在省、州、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下寨村“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先后投入100余萬元,進行了4公里通村公路和5公里人行步道硬化。“以前村里面沒有文化娛樂場地,村民開展活動,尤其是農歷正月開展春節聯歡活動找不到地方,只好集中在山頭打游擊。現在,村里的文化娛樂場所在建,工程已經接近尾聲。”村支書黎光先說。
在建中的民族文化娛樂場所
在采訪中,大風洞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羅大學拿出了一套厚厚的項目申報書。羅大學告訴記者,各級黨委、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對下寨村的建設和發展高度重視,根據之前的規劃,2015年前,大風洞鄉將把下寨村建設成為具有民族風情的觀光農業生態小康村,讓村民純收入達到2萬元,成為黔東旅游線路的有一個精品點,目前,相關項目正在申報中。(姚練 毛麗娟 羅茜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