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黔東南州始終把加強農村基層民主監督機構建設作為終端治理的基礎性工作來抓,積極探索基層紀檢組織建設的新路子、新做法,大力推進村級監督委員會的建立,有力促進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目前,全州3183個行政村全部配備村級紀檢委員,農村終端監督取得突破性進展。
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培訓、進一步增強廉潔履職工作意識。農村基層干部能否廉潔履職,直接關系老百姓對黨和政府的滿意度,直接關系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成效。為進一步完善農村反腐倡廉機制,加強農村基層干部反腐倡廉意識,我州以督促貫徹落實《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為重點,積極加強對農村基層干部的廉政教育培訓,著力構筑基層第一線防控網絡。目前共開展《規定》培訓237期,受訓9800余人,為推進農村黨風廉政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基層組織保障。
加強農村終端監督委員會建設,落實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報酬。為調動村務監督員主任工作積極性,切實發揮村監會在農村基層組織在農村基層組織中的監督作用,全州已對14個縣市落實了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每月不低于80元的基本報酬,最高達到400元。同時,各縣市還將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根據村務監督工作的實績發放獎勵、年終評優評先等方式,建立起村監委工作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切實從體制上保障村民監督委員會更好地發揮作用。
加強公開互動的監督管理體制,暢通群眾利益訴訟渠道。全州已配備村級紀檢委員的3183個行政村,在資產、資金、資源監管上積極探索有效監督方式。全州105個村積極推行農村集體“三資”全面委托代理服務,從源頭上預防“村官”腐敗,形成了凱里市龍場鎮平寨村石龍寨組“組管委”、丹寨縣南皋鄉大寨村“六合密碼”、錦屏縣平秋鎮圭葉村“五合章”等好經驗。與此同時,穩步推進“村財鄉管”工作,規范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基層黨委政務公開,實現在群眾眼皮底下的陽光監督。同時,進一步暢通群眾舉報、監督渠道。我州麻江縣通過發放紀委書記聯絡卡、懸掛“民生終端監督舉報牌”等,以往由縣、鄉入村檢查的“自上而下”監督徹底改變為由群眾發現問題直接反映的“自下而上”民生監督模式,保證了惠民政策不留邊、不留底的全面落實,有效遏制了民生政策落實中的腐敗問題。(侯 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