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舞動全城狂歡
進入大暑后的凱里,天氣更為炎熱。為讓游人享受清涼,凱里市借著“一節一會”的舉辦契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其中“水龍舞動全城狂歡”最是受游人歡迎。
7月24日下午,“水龍舞動全城狂歡”活動中,4條長約13米的水龍從凱里民族體育館出發,在友莊路、迎賓大道、12號公路兩旁噴灑的水花中,抵達凱里苗侗風情園。
在活動現場,手持各種“武器”的人們,不管男女老少,你潑我一盆,我就敢給你一水炮,只覺得天上、對面、左右、背后,到處都是水的世界,一個個全身濕透,個個興高采烈,到處充滿歡聲笑語。認識不認識都無所謂,整個潑水現場就是一片歡樂的海洋,令游客享受到一次酣暢淋漓、清涼透心的潑水盛宴。(劉承宇 毛婷 李迅)
相關閱讀:水龍,又名青龍,是施秉縣城關地區曾盛行的求雨祭祀活動。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年久旱無雨,太陽像火一樣曬得百花凋謝,五谷不長。人們想盡了各種方法,而老天爺根本沒下一滴雨,人們只好聽天由命了。一天晚上,一位神仙托夢給一位叫寶公的老人說:“龍、人和狗是親兄弟,人是老大,龍是老二,狗是老三。兄弟仨長大后,分家時龍得到的家產極少,于是負氣出走。后來,龍成為了掌管風雨的神,可只要一想起分家的事就很生氣,于是故意不下雨,讓天干使人得不到好收成。你們如果想得雨,就扎一條水龍,抬上狗,敲鑼打鼓上街舞一趟,還要邊舞邊潑水,一直把龍舞到河邊,讓龍知道你們心里還有他這個兄弟,這樣他就會降雨了。”寶公喜獲此言,立即去和寨老們一商量,大家都很贊成扎一條水龍來舞。于是,群眾編扎水龍,熱熱鬧鬧地舞上街,一直舞到河邊做完祭祀儀式才回家。果然,龍見到人舞著水龍,抬著狗來到河邊,念及弟兄之情,降下甘霖,解除了人間的旱情。從那以后,每逢五黃六月久旱無雨,群眾就擇定吉日玩水龍求雨,舞龍的隊伍所到之處,街道兩側的居民就用水潑龍,舞龍結束后將水龍投入舞陽河任其自行沉入水中。群眾都說潑水龍的水是“吉祥水”,水潑得越多,則表示吉祥如意,興旺發達,當年就一定會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如果誰要有幸被潑上吉祥水,就會事業發達,財運興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