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凱里市灣水鎮江口村江口組的村民來到該組背后坡上,挖斷了江口煤礦的運煤路。村民們說,他們之所以有此舉,是因為江口煤礦拖欠江口組7年的土地使用費和違約金。據了解,道路被挖斷目前對江口煤礦無太大影響,但卻讓凱里市龍場鎮沙子沖村江禾組變成了“孤島”。
現場:道路被挖斷
9月3日下午,記者接到龍場鎮江禾組群眾的反映后,趕赴現場采訪。被挖斷的道路在凱施公路上方的邊坡上,與公路的垂直距離數百米。記者在現場看到,道路被挖了一個缺口,缺口寬度占據了路面寬度的2/3,長度則有2米左右。此外,缺口不太深,不足1米。而在缺口的兩邊,分別停放了幾輛車,其中有大貨車、有面包車等。在附近路段(江禾往沙子沖和龍場鎮的道路上),還有一個缺口,不過因其比較小,已被江禾組的群眾填上了石塊。
事發現場
龍場鎮沙子沖的金主任說,缺口開挖已有約兩天的時間,是江口的群眾所為。“至于是何原因引發挖路事件,我們也不太清楚。”金主任說,一個不可回避是事實是道路被挖掉后,給江禾組的群眾帶來了不便,因為自從凱施公路竣工投入使用后,江禾的群眾都取道被挖斷的道路,然后進入凱施二級公路出行走凱里、黃平等地,很方便,因為“從江禾組到凱施二級公路,乘車只需要10分鐘左右”。
而現今道路被挖斷之后,江禾組的群眾必須繞道沙子沖和龍場等地,那行程就大大增加。“這幾天,因為道路被挖斷了,江禾村民的生活生產物資運不進來,大家是叫苦不堪。”金主任說。據了解,江禾組是一個有100多戶農戶的村寨。
[page]
村民:煤礦違約不付土地使用費?
就此,記者找到了灣水鎮江口組的村民組長楊昌貴。楊昌貴說,多年前,江口煤礦與江口組簽訂了合同,約定該煤礦在每年的10月份之前給江口組交納2000元的土地使用費,如果不按期交納,那每天的違約金便是200元,即土地使用費的10%。2006年前,江口煤礦都按約定交。但從2006年起,就開始拖欠,這一拖就是7年(總計6萬多元)。村民們多次找上門催交,但煤礦方置之不理。
“今年5月31日,我們要求煤礦方按照約定付款,但沒結果。8月27日,村民們打電話給煤礦的負責人程景龍,他說過幾天來處理,但始終不見人影。”楊昌貴說,最后村民們忍無可忍,就挖斷了道路。
村民們告訴記者,大伙也沒有太高的要求,只希望煤礦方交納拖欠的土地使用費和違約金,今后繼續履行合同即可。
隨后,記者找到了凱里市江口煤礦的負責人程景龍。程景龍說,他接手管理江口煤礦的時間不長,“直到今天(9月3日)我才知曉有這份合同存在。”不過,他發現合同上并沒有蓋上煤礦的正規印章。
程景龍表示,村民們主張的被拖欠了7年的土地使用費,他愿意補交。但要其支付多年來的違約金,那不行。“考慮到村民們辛苦,我愿意一次性給5000元作為務工補貼。”程景龍說。
據了解,挖路事件發生后,凱里市灣水鎮黨委政府很重視,組織了力量進村入戶做江口組群眾的工作。目前,此事還在協商處理中。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