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上午9點,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召開了全省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電視電話會議,主會場設在省委會議室,各市州及各縣市設立了分會場。
會議對113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167名模范個人進行了表彰,黔東南州民族事務委員會等17個單位獲“貴州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胡劍堂等22人獲“貴州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榮譽稱號。
國家民委副主任陳改戶、省委書記趙克志、省政協主席王富玉出席會議,省人民政府省長陳敏爾主持。
黔東南州委書記李飛躍、州人民政府州長廖飛等領導在州分會場前排就座,州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了電視電話會議。
國家民委副主任陳改戶在講話中指出:貴州少數民族人口在全國各省區少數民族人口中居第四位,小康指標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應當進一步加快發展,發展是改變貴州民族地區經濟社會落后面貌的基本途徑,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對于凝聚人心、鼓足干勁、加速發展有著重要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中提高針對性、擴大覆蓋面和加強實效性是關鍵。
省委書記趙克志同志在講話中回顧了自國發二號文件下發以來全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成績,同時也對下一步的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他強調,民族工作要有新進步、新發展、新成效,要把加快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首要任務,加快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建設,大力實施“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進民族文化大發展、大范圍,促進民族文化旅游發展,做好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扶持民族文化產業園區,打造500個民族文化特色村寨,打造一批民族文化旅游景平區和路網建設,加大民族工作四項教育、逐步加大對自治州和自治縣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要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六進”活動。(湯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