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更需要聽到黨的聲音,我們期待農家能安裝上調頻廣播,能通上寬帶和網絡,能多建圖書室,多開展文化活動。這樣農民就不會往麻將桌上跑了……”。這今年中宣部《黨建》雜志第10期《桂花樹下的期盼》現場調研文中,鎮遠縣螞塘村肖春良反映來自農村 最底層的聲音。
帶著對基層文化的關心,10月25日,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唐官瑩、常務副部長楊蘭田以及州委宣傳部各科室、州日報社、州電視臺一行,深入江古鎮遠螞塘村兩個現代烤煙工場、美好鄉村建設進行現場調研,詳細了解該村發展情況和農村文化建設。并在肖春良家中大院與當地政府、村支兩委促膝長談。
座談會上,江古鎮黨委書記詳細介紹了全鎮發展思路、產業布局以及下步打算。村支部書記肖春良重點就螞塘村近年來的產業發展,農村面貌、個人的簡歷以及老百姓的期盼進行了詳細介紹。并現場接受了記者們提問式的采訪,座談氣氛十分融洽。參加座談的人們還現場觀看了肖春良珍藏的各類作品和獲獎證書,肖春良也很有興致地在堂屋中以床墊為桌面,提筆現場潑墨書寫“空談且誤國,實干方興邦,炎黃齊努力,同心奔小康”作品,圍觀者無不拍手叫絕!
州委常委宣傳部長唐官瑩給予螞塘村近年來的發展變化和肖春良個人的人生經歷高度評價。她說:螞唐村的成績是實干出來的,螞塘村的變化是實實在在感受得到的。螞塘村班子團結有正氣,思想解放切實際,特別是在現代烤煙示范園建設中,敢于打破傳統觀念進行土地流轉,充分體現出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示范帶頭作用。螞塘村支書肖春良的事跡非常感人,精神可貴,值得宣揚、學習、借鑒和推廣。我們要切實加強好村級文化場所建設,讓老百姓在享受到物質文化的同時,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豐富。肖春良支書個人事跡,我們要樹立好典型,充分利用現有宣傳平臺,傳遞農村文化正能量。
螞塘村位于江古鎮南部,近年來,在村支書肖春良的帶動下,全村群眾走“加快發展、加速轉型、推動跨越”之路,使得螞塘村成為遠聞名的小康村。老百姓依靠產業發展致富了,村寨通過國家“一事一議”、危房改造、水利等項目建設變亮了。但是村級的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生活仍很滯后,很多富起來的老百姓一旦有了空閑時間就在麻將桌上渡日,嚴重阻礙了村級的持續發展。肖春良作為螞塘村的領頭羊,村里的發展,他是喜在眉頭,同時也優在心中,如何讓老百物質和精神上同時富起來,這是他當前最為關切的頭等大事。
現年64歲的肖春良,他是家中的好丈夫好父親,村務中的好領導,部隊里的好軍人。同時,他還是中國當代書法家、農民作家。雖他右眼失眠,左眼只有0.2的視力,可他長期以來在艱苦的條件下,靠堅強的毅力、堅定的信念,宣傳貫徹落實黨的惠民政策,帶領全村群眾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致好富路。二十多年,他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床上桌,夜為伴,陸續創作的作品在省內外乃至全國獲獎上100次,受很省內外很多媒體所關注。他還分別于2008年、2010年受邀做客過貴州電視臺《百姓生活》欄目、中央電視臺《華人面對面》欄目,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彭禮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