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榕江縣塔石瑤族水族鄉同流村水族群眾唱起水族歌曲,吹起嗩吶聲,跳起蘆笙舞和銅鼓舞,像過節一樣慶祝榕江縣首個“水漢”雙語教學示范點在該村小學掛牌。
榕江縣塔石瑤族水族鄉同流群眾吹著蘆笙慶祝榕江縣首個“水漢”雙語教學示范點在該村小學掛牌
據介紹,塔石瑤族水族鄉同流村有345戶1506人,是一個水族村。這里有類似甲骨文和金文的水書,它記載著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民俗、倫理、哲學等文化信息,被譽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外,還有熱情奔放和粗獷豪邁的水族蘆笙舞、銅鼓舞及雕刻技藝精湛,內容豐富,反映古代神話故事、山野情趣、男女情愛和原始生殖崇拜內容圖案的水族古墓群等。
榕江縣首個“水漢”雙語教學示范點在該村小學掛牌后,將以學校為基地,開展“水漢”雙語教學的同時,讓水族文化走進課堂,在課堂上得傳承、保護和發展。(王炳真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