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近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召開的第一次廉政工作會議上,要求建立公開、透明、規范、完整的預算體制,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納入預算,形成強有力的約束機制。中國人民大學的一項調研發現,在一些政府預算中,“其他支出”數額巨大,在一些基層政府尤為明顯,最高的能占本級支出的40%左右。某市2011年一般預算支出中,按功能分類,“其他支出”達146億元,占總支出的11.6%,僅次于教育支出。(《新京報》4月1日)
近年來,各級人大代表對政府財政預算意見很大。因為,政府財政預算猶如“天書”,內行看不明白,外行看不懂,給行使神圣權利的代表們監督政府“錢袋子”流向,帶來巨大的困難和不便。
“其他支出”原本是財務經費支出一個術語,如今卻變成每年財政預算的流行用語。正如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教授蔡立輝質疑那樣,“其他支出”看不到具體支出用途,獎金補助、吃喝招待等超標費用都可羅列其中,自然讓一些地方政府“愛不釋手”。而現行的預算法規定,年度中財政資金在科目間“流轉”不需人大審批,更是加劇了“亂花錢”的風險。
可以預見的是,“其他支出”一旦成為政府財政預算的固化模式,不僅不利于公共財政、透明財政的構建;也不利于公民和社會各界的參與和監督;此外,還會制造腐敗現象。過去一些年中,國家審計報告查出了大量的財政問題,譬如年終突擊花錢,都與財政資金違法行為有關。而造成這些現象有根本原因,就是預算不夠細化,缺乏透明度。
在現代世界各國,財政預算放棄粗放化,實施精細化管理,正成為政府追求的方向標。比如,2009年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讀新年度財政預算案,讓人很是感慨:預算案文本非常詳細,總共七大本大16開黃色封面的“大書”。最薄一本是《政府財政預算案撥款條例草案言辭》共42頁,而分量最足的三本預算賬本達1150多頁。七本預算案總量加起來近20斤,開支甚至詳細到座椅。
當然,在“其他支出”還占很大比例的背景下,我國政府的財政預算一下子細化到一把座椅,還很不大現實。但是,政府財政預算決不能讓“其他支出”,總停留在的預算盤子中,必須把消除“其他支出”,作為預算體制改革的首要目標。
就目前而言,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一方面,計劃和預算的編制與執行必須“分家”。我國各級政府現行計劃的編制和執行都歸屬于各級計劃部門,預算的編制和執行都歸屬各級 財政部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和掣肘,對計劃和預算還缺少透明性和公開性。而許多國家計劃、預算的編制和執行二者是“分家”的,比如有的國家政府預算并非由財政部編制,而是由總統辦公室預算委員會編制,完成后再提交國會預算委員會審批,經國會批準后的政府預算,交由財政部執行。
與此同時,人大對“其他支出”的財政計劃和財政預算有否決的權利。根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地方人大有權拒絕批準地方政府送交的不合格計劃和預算,這表明人大代表對看不懂、弄不清的計劃和預算報告,有權不予批準,但在實踐中這種情況還很少開過先例。相反,看不懂就否決的實例在國外并不少見。(吳睿鶇)
上一篇 :天然氣漲價抽了官方“辟謠”耳光
下一篇 :紅豆局長被免職,不是冤枉


- 1.貴州省上月經濟運行情況 PPI自20
- 2.長江日報:給依法討薪創造條件
- 3.全州電子商務現場觀摩暨總結會召開
- 4.莫讓彩禮成為婚姻的負累
- 5.《爸爸去哪兒》給父親重新定位
- 6.航班延誤服務不能滯后
- 7.延遲領取養老金不合理
- 8.公權失范才是對法治最大的傷害
維權參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