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希光還像往常一樣,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他認真分析望虎屯村的經濟結構,深入分析當前村經濟發展形勢,最后,對水鹽菜加工的市場前景進行剖析,到會的村兩委成員一致贊成了望虎屯村向水鹽菜產業發展,思想統一了就得立即行動,時不我待,望虎屯村再次沸騰。
2010年的夏天,丁希光帶領全村3個黨員,開始做水鹽菜加工的準備,租用了20畝青菜種植,多年的創業經歷,他始終堅信認真、執著,于是他選最好的地,堅持高標準建基地的原則,從種菜苗的那一天起,他每天必須有三個小時在菜園,關鍵的環節自己把關。
食品加工,原料是第一要素,收菜時,別
人才知道老丁他們種的菜就是不一樣,村民前來請教,他把技術傳授給村民。由于規模不斷擴大,需要加工場所,他籌措資金 30萬元建起了曬菜棚、儲藏室,請了20個婦女從事加工,第一年就加工了40壇水鹽菜,產量8000斤,產值100萬元,還帶動20人就業。
據了解,2012年二組村民楊貴芝家種了7畝,年收入12.2萬元,一組村民胡先發種8.2畝,年收入14萬……張家3畝李家4畝的都種起菜來了。僅2011年,望虎屯村種植用于加工水鹽菜的青菜360畝,可加工3.7萬公斤,每畝可實現1.6萬元收入。
目前,全村60%在家務農的村民踴躍報名參加水鹽菜協會,嶄新的鈔票讓村民們鼓起了腰包,開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熊慶來 馬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