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記者從天柱縣交警大隊獲悉,截至目前,該縣首批正常運營的309輛客運車安裝了“電子眼”和安全帶,占全部客運車輛的85.56%。“電子眼”可以對乘客上下車場景、車廂內乘客坐落場景、駕駛員操作場景、行進路況環境等進行影像拍攝、存儲或上傳。
去年底以來,該縣運管部門指導汽車客運單位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客車動態監管系統,全縣客運車輛先后安裝了GPS車載衛星定位系統視頻監控探頭(俗稱“電子眼”)。
據了解,這套GPS系統把行車記錄儀和行車監控系統合二為一,形成兩道防護網,除記錄客運車輛行駛參數外,企業管理人員和交警不僅可通過監控平臺隨時了解客車的具體位置、營運線路、車速,同時還可以通過車內安裝的攝像頭查看車內情況,有效杜絕超員、超速、疲勞駕駛、超區域以及站外攬客、中途甩客等違法違規行為,一旦發現違法行車狀態,車載終端便會發出警報,提醒駕駛員及時糾正,并同時將信息反饋到公司監控平臺,由此實現對車輛行駛過程駕駛情況24小時全方位安全監控。
同時,這套系統的安裝,還可有效督促駕駛人員按規操作,減少人為交通事故,提高運輸安全度,在發生交通事故,發生盜竊、搶劫等治安案件時,可為有關部門提供現場甄別資料。
正在天柱客運站準備發班前往湖南省會同縣的駕駛員楊師傅說:“‘電子眼’安裝后,每月載客收入是少了一些,但安全度卻增加了許多。”(唐安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