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們的未來,上百村民主動出工修路,年過七旬的老伯也出現在修路大軍中
習慣了早起的孟天琴,每天都會站在山坡上等待結伴而行的同學
在孟天琴(左)家的田里與要好的伙伴合影讓她們顯得十分羞澀
在崎嶇的山路上,安全提示牌十分明顯
這些長期行走懸崖邊上的同學們似乎形成了彼此關心關愛的默契,一旦通過這段最險峻的路段都會相互等一下
“在大山里找所學校,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國旗。”3月22日,畢節七星關區耿官村岔口洞組村民彭廷順告訴記者。
萬綠叢中一點紅,果然,在青山環繞,海拔近900米的七星關區生機鎮半坡小學樓頂上,記者看到了迎風飄揚的紅色五星國旗。這個加上校長共4個老師、68名學生、僅三個年級的學校,從外面看,與其他學校并無區別。只是這個學校的學生們,多了些路上的艱難。
10個學生—— 每天要走400米峭壁路
上周五早上6點20分,天還沒大亮,雞仍在打鳴,半坡小學六年級的孟燕玲與弟弟妹妹三人,就起床洗漱準備上學了。
從孟燕玲打開三包方便面,到放水加佐料上蓋等動作上看,他們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強。
6點40分,姐弟三人用餐完畢。簡單整理后,就出門等待其他同學。
7點30分,伴著山間的鳥鳴,聞著路邊的花香,孟燕玲一行10人的上學隊伍出發。盡管他們天天見面,但似乎永遠有說不完的話。
走過一段小上坡,就進入了懸崖便道。此時,大家十分默契地停止說笑,腳步也放緩,成縱隊一字型通過近400米的最險路段。這里,是僅一米寬的碎石路面,一邊緊靠巖石,一邊是百米懸崖。
環境的惡劣,卻讓孩子們懂得了關愛。走在上學隊伍最前面的,是大一點的男生,通過這段路后,大家都要相互等一等看是否都過來了。之后,就恢復了歡聲笑語,一路朝學校跑去。
7點50分,同學們開始早讀。“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瑯瑯讀書聲,很遠都能聽到。
理想—— 長大后想當醫生
孟天琴,是半坡小學六年級的學生。
在她家里,記者看到,她正和兩個伙伴做手工剪紙,彩紙在她們手上,一會就變成小提籃、窗花等。
問到長大想做什么,正在剪紙的劉群玲說,她想當醫生,想讓更多人生活得開開心心的,少些病痛折磨。她說,她親眼看見一位老人因病過世,這給她的印象太深了。
政府—— 修路、為險路加護欄、為教師蓋宿舍
就在記者離開學校時得知,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半坡小學師生們的生活,不但要為4位老師蓋宿舍,還要投資近15萬,為最險峻的400米上學路修防護欄。另外,已經動工修建直通學校的公路。
有了各級政府的支持,我們相信,半坡小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