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實施“同心工程”支持畢節同心農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建設
農工黨貴州省委積極參與實施教育“9+3”計劃
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到我省考察工作,就畢節試驗區建設、扶貧開發、少數民族工作、“三線”企業發展等作出了重要指示。中共貴州省委迅速召開會議,及時傳達和堅決貫徹落實俞正聲主席指示精神。農工黨省委堅決貫徹落實中共貴州省委的有關精神,積極踐行“同心思想”,結合俞正聲主席在大方縣視察畢節同心農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時關于“職業教育必須增加投入,特別是要把實訓搞上去”的指示精神,積極參與實施我省教育“9+3”計劃(即鞏固提高9年義務教育和實行3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以畢節同心農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依托,通過強化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密切結合當地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需求,積極推動畢節試驗區尤其是大方縣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2011年,在農工黨中央倡導和推動下,農工黨黑龍江省委副主委、哈爾濱圣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翔捐資500多萬元,在畢節市委、市政府以及大方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利用大方縣東關中學閑置教學樓,創辦了“畢節同心農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這是農工黨支持畢節試驗區“同心工程”的重點項目之一。目前,該校共有在校生1251人,已開設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應用技術、機械加工技術、中草藥種植、汽車應用與維修、數控加工技術、護理、幼兒師范、工藝美術等9個專業。由于專業設置對口,教學質量優良,該校學生就業前景良好,許多學生還沒畢業就被企業提前簽訂就業意向,不但給學校帶來良好的社會聲譽,也對本地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日前,農工黨貴州省委與大方縣人民政府簽訂《繼續支持“畢節同心農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建設的協議》。
農工黨貴州省委將通過引進外部資源,積極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大力提高畢節同心農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增強其創業就業能力。據了解,農工黨貴州省委將加強與省相關部門協調,協同推進畢節同心農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能力建設。農工黨貴州省委將發揮在人才、智力和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加強在學科發展規劃、師資隊伍建設、教學能力建設等方面的智力和人才支持,推動畢節同心農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建設成為省級示范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同時,農工黨貴州省委還將重點啟動和推進畢節同心農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機械加工技術專業能力提升計劃”,從發展規劃、學科建設、師資培訓、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全面提升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的教學能力和培養水平,使之成為學校的優勢特色專業。近期,將密切結合大方縣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規劃和設計面向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符合中等職業教育規律、技術水平先進的機械加工實訓基地方案。
目前,農工黨貴州省委已協調和爭取到貴州大學工程實訓中心、貴州大學機械學院、深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以及省內外機械學科的優勢資源,為畢節同心農工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提供發展規劃、師資培訓、教學質量、實訓指導等方面的全面支持,通過實施開放帶動,將進一步提升該校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的辦學水平。同時,從農工黨的企業家黨員中籌集資金,為該校捐贈機械加工實訓設備,首批捐贈設備包括了一批工程型數控立式機床、工程型數控車床、工程型臥式車床等,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該校機械加工技術專業的實訓水平和學生培養質量,進而提升學生適應市場需求的能力。此外,農工黨貴州省委還積極協調和爭取相關企業支持,加強對該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學生教學頂崗實習等方面給予協調和支持,促進學校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適應社會需求實踐能力的提升。
據悉,近年農工黨中央及貴州省委還實施了“貧困山區同心助醫工程”和“畢節試驗區同心食品藥品產業園”等項目,為畢節試驗區及大方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張元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