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野鐘鄉位于北盤江北岸,人口近2萬人。“目前靠近江岸的村莊由于海拔低、井水可以勉強維持飲用,但海拔較高的鄉政府駐地片區就成了問題。”野鐘鄉鄉長陸大明說,該片區有10800人,含3所學校1600多名在校生。3個月前,鄉政府從附近鄉鎮引來的3股自來水相繼斷流后,他們徹底沒了飲用水源。
隨即,野鐘鄉政府調集5輛拉水車,到8公里之外的米籮鄉買水運來供應學校及上萬名村民。同時,鄉政府還成立送水隊伍,幫助該鄉820名孤寡老人和950名留守兒童。
持續半年干旱后,望著田里寬十余厘米、深二三十厘米的裂口,鉛鋅村村民趙光群一臉無奈。“種下去也長不出來!”趙光群嘆息道。
據統計,野鐘鄉今春種下去的2.5萬畝馬鈴薯,有1.5萬畝因缺水未發芽,剩下1萬余畝也嚴重缺水,面臨絕收。同時,該鄉3000畝水稻,至今育的苗只夠栽種500畝;要種植的2.7萬畝玉米,只種了1.2萬畝。野鐘鄉響水村支書劉啟高說,目前正是移栽時節,村民們只好用三輪車拉水來邊栽邊一瓢瓢地澆,每畝種植成本增加了200元。“每3天就要澆一次水,如果繼續干旱,成本將大幅度增加。”劉啟高說,靠近公路的運水還方便些,遠一點的田地,灌溉成本就更大了。
據悉,坐落北盤江的野鐘鄉屬卡斯特地貌,只要天氣放晴的時間長一點,就會出現旱情。目前,水城縣打算投資600萬元,從20公里之外的果布戛鄉引水,解決當地飲用水問題。(高松)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