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貴陽市流動人口積分入戶管理暫行辦法》公布。記者從貴陽市計生委獲悉,僅公布一天,就有上百名流動人口撥打熱線進行咨詢。
記者向貴陽市計生委搜集了流動人口關注的主要問題,問題主要集中在流動人口如何增加積分,及一些積分認證的具體流程。
如何爭取積分?
問:流動人口如何申請參加積分入戶管理?
答:首先,要對照《貴陽市流動人口積分入戶管理暫行辦法》,積分入戶計分標準的積分項目。在確定自己可獲得積分的項目后,到相關部門開具有關證明材料;其次帶上材料向居住地社區服務中心提出申請,并填寫積分入戶申請表,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原件及復印件;自社區受理申請之日起自動納入貴陽市流動人口積分入戶管理。
問:流動人口如何提高自身積分?
答:一方面,要提升素質,配合管理,增加基礎得分。如:提升自己的學歷、提高自己的職業資格或專業技術職稱;配合當地政府的管理,流入當地后及時向社區報告登記,盡快辦理居住證,及時落實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手術,與房東簽訂租賃合同,積極參加社會保險等。
另一方面則要多做貢獻,獲取獎勵分值。如:獲得當地政府的表彰獎勵,參加自愿服務活動、社區活動、無償獻血、個人捐贈、依法納稅、參加衛生保健等。最后,要遵守市民規范、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不參與修改違章建筑或租住違章建筑,不違法犯罪,不違反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相關規定等。
問:如何查詢積分排名情況?
答:參與積分入戶管理的流動人口可通過“貴陽市全員人口信息系統”查詢積分情況,在該系統還未建立之前,可向社區索要《貴陽市流動人口積分排名情況登記統計表》,查詢自己的積分及排名情況。另外,流動人口積分排名與別人并列時,根據申請人的基礎分依次分別進行排名。
問:流動人口對自己的積分有疑問的如何處理?
答:可向社區索取本人的積分入戶情況統計表進行核實。認為鄉鎮、社區工作失誤造成積分統計錯誤的,可要求鄉鎮、社區解決或答復。如仍有異議,可向區級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申訴,再對異議情況進行調查,情況屬實的予以更正。
對區級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處理仍有異議的,可向貴陽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進行調查后將給予答復(貴陽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答復屬最終審核答復)。
問:批準入戶后,戶口遷入哪?
答:經批準入戶的流動人口,在貴陽市無自有產權居所的,遷入居住所在地派出所公共戶或工作單位集體戶。貴陽市公安局各派出所要設立便民利民公共戶,以派出所所在地地址為便民利民公共戶入戶地址。
如何認定積分?
問:固定住所和穩定職業如何認定?
答:是指在同一地址連續居住、工作一年以上,辦理居住證一年以上,且繳納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一年以上的流動人口。以鄉鎮、社區人口計生部門登記的時間和房屋租賃合同簽訂的時間為準。“參加城鎮社會保險”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憑證為依據。另外,居住一年以上的依據以社區認定為準。
問:居住證過期或更改居住地址怎么辦?更改居住地址是否影響積分?
答:居住證如已滿有效期或地址發生變更的,要及時到鄉鎮或社區換領新的居住證。居住時間和辦證時間不因地址變更發生變化。在貴陽的居住時間和辦證時間可連續計算,但超過1個月未補辦或換領的,將重新計算其連續居住時間。
問: 急需人才證明如何出具?
答:符合貴陽市有關引進緊缺適用人才規定的流動人員,提供市人才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文件。屬于區級急需人才的,提供區級人民政府出具的相關證明文件。另外,專利創新需向社區提供專利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問:參加志愿者服務如何認定和積分?
答:提供市或區文明辦、團委出具的證明或星級證書;參加志愿者服務只能選擇服務時間積分或星級積分其中一項,不累加計分;參加星級志愿者積分的按最高星級積分,不累加計分。另外,參加社區活動的,由社區認定的參加次數為準。
問:具一定影響的好人好事如何認定?
答:以區級以上人民政府或市級以上行政主管部門作出的表彰決定為依據。
問:無償獻血、個人捐贈如何積分?
答:參與無償獻血的,要提供獻血證書原件及復印件;無償獻血每滿200CC積2分,累加計分,最高分限20分。而對于個人捐贈,要提供接受捐贈機構所出具的依據,接受捐贈的單位必須是市、縣級政府認定的慈善組織;個人捐贈每滿1000元積2分,最高分限20分。
問:投資納稅如何積分?
答:在貴陽個人投資10萬元起開始計分(以工商登記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為依據),投資額每滿10萬元加1分;個人在貴陽市累計繳納個人所得稅款,每滿1000元加1分。從事工商經營活動累計繳納稅款,每滿1萬元加1分。
問:婚姻登記狀況證明如何認定,哪個部門認定?
答:能提供《結婚證》的,審核其《結婚證》;不能提供《結婚證》或未婚的,以原戶籍民政部門出具的婚姻登記狀況證明,或能證明其未婚的相關證件為依據。另外,不管是否離婚,凡是其生育行為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的,都將扣分。(楊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