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線訊(本網記者 柴睿) 7月23日,第六屆中國•凱里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節暨2013中國(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將在凱里隆重開幕,掀開黔東南州旅游歡樂季的華美帷幕。
本次活動與黔東南州57周年州慶相結合,從7月23日開幕至9月28日在黎平肇興結束,歷時2個月。
活動包括海峽兩岸苗族文化傳承與創新高峰論壇、中國民族工藝品產業發展(貴州)高峰論壇、侗族大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高峰論壇等5個高峰論壇;麻江藍莓采摘體驗游、中國(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中國·凱里銀飾刺繡博覽會、第四屆“金蘆笙”中國民族器樂大賽、舞陽河萬人中秋賞月、百對中外新人西江苗寨原生態集體婚禮、百公里跑國際挑戰賽等系列活動。
另外,活動期間,黔東南各縣共有12個節慶活動,為夏日旅游提供了豐富的選擇,包括丹寨祭尤文化節、鎮遠高過河激情漂流節、臺江施洞苗族獨木舟節、巴拉河消夏旅游季、劍河仰阿莎文化藝術節、天柱湘黔四十八寨歌節、第五屆黎平·中國侗族鼓樓文化藝術節、中國名鴨“三穗鴨”美食文化節、鎮遠古城文化旅游藝術節、中國·雷山苗年節、中國·從江第十屆原生態侗族大歌節等。
本次節會內容豐富、參與面大,地域跨度廣,在黔東南歷屆節會活動中尚屬首次。多彩的民族文化、熱情好客的風土人情、美麗神奇的原生態自然風光……將得以讓天下游客共享。
世界上最大的苗寨——黔東南西江千戶苗寨
開幕式大型原生態山水實景演出《映畫黔東南》
記者獲悉,本次節會開幕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在凱里市西出口民族文化園的湖面上舉行,以《映畫黔東南》為主題,以本土文化原創為特色,向觀眾呈現了一臺展示黔東南豐富多彩民族文化的視聽盛宴。
演出融會故事、音樂、舞蹈、燈會、色彩、構圖、場面調度等眾多元素,以獨特的文化要素進行藝術組合,通過陸地、空中、水面、山體四個層次進行立體構建的數字舞美體系,運用舞臺燈光布景、視頻影像同真山真水的交互相融,營造出了似真似幻,奇妙夢幻,扣人心弦的藝術效果。
開幕式文藝演出作為展示多彩黔東南、美麗新凱里綜合實力和文化魅力的一個重要窗口,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客商和游客感受到了黔東南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民間工藝品博覽會盡顯世界指尖藝術之美
苗族盛裝最譽為最華美的服飾。
7月23日開展的“2013中國(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吸引了來自全國18各省市和地區民間工藝精品展示,同時也讓世人領略到了多彩貴州、美麗黔東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
被稱為“中華一絕”的樹皮刻字、陜西的青銅器、西藏的唐卡、山西的年畫、河南的鈞瓷、景德鎮的陶瓷、泰國清邁的原木雕刻、玻璃維亞的羊駝毛毯,等等,在本次博覽會上都倍受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屆中國·凱里銀飾刺繡博覽會也在同期舉行。據了解,這是目前國內第一個“銀飾刺繡”專業展會。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國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較為完好的地方之一,其苗族銀飾鍛造工藝和苗族刺繡工藝均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黔東南被譽為“白銀國王”,該地區的純銀制品工藝精湛,尤其是編絲、盤絲、鏤空、鏨工、刻模等工藝堪稱一絕;從將銀錠溶化到一件精美的純銀制品完成最少要經過30多道工序。另外,黔東南地區苗族錫繡、破線繡、堆繡、數紗繡和侗族的盤軸滾邊繡等民族刺繡技法在國內也是一流的。因為有銀飾和刺繡的裝扮,黔東南地區的女性的苗族盛裝十分華貴,全套銀飾重量多達三四公斤,服飾的圖案都是祖先留下來的傳說故事,苗家人以此傳承文化,被稱為“穿上身上的悠遠史詩”。
此外,博覽會上還展示了蘇繡、粵繡、蜀繡和湘繡等“中國四大名繡”的“名媛風范”,杭繡、漢繡、魯繡、常州亂針繡等各種繡品也各美其美。各種充滿濃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銀飾刺繡精品,令人大飽眼福。
黔東南特色潑水節盛夏送清涼
7月24日,一個帶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水龍舞動全城狂歡”活動使得黔東南州首府凱里市一片歡騰。該活動以黔東南州施秉縣傳統的“耍水龍”為原型,是一個黔東南式的潑水節。據了解,水龍表演是盛行于黔東南施秉縣的求雨祭祀活動,已有千年歷史;水龍表演隊伍配有鑼鼓隊、簡易牌坊、蚌殼、魚、蝦、烏龜、花籃、抬狗等方隊助陣。潑水龍的水是“吉祥水”,水潑得越多,則表示吉祥如意,興旺發達,當年就一定會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如果誰要有幸被潑上吉祥水,就會事業發達,財運興隆,萬事吉祥如意。
活動當天,4條長約13米的水龍在凱里市主要街道舞動,市民及游客拿著水盆、水槍上陣,紛紛向水龍潑水祈福,也相互潑水打水仗,熱門非凡,在七月流火的季節為游人帶來陣陣清涼。
過錯《銀·秀》就錯失黔東南
銀秀劇照
節會期間,黔東南大型苗侗舞臺劇《銀·秀》的精彩表演也深受游人喜歡。該劇是一個以旅游市場為導向,以傳播本土文化,增加旅游者娛樂體驗為目的的精品旅游演藝項目,被譽為“黔東南旅游文化新名片”。演出以苗族的銀文化為魂,將音樂、舞蹈、雜技、民間絕技、演唱、表演等諸多演出形式有機結合,運用全球一流的“SHOW”的演繹方式,將觀眾帶入銀飾叮當、璀璨奪目的藝術世界。《銀·秀》首創國內先河的360度旋轉風雨橋,將震撼的裸眼3D投影、宏大的音樂、華麗的舞臺裝飾、多組升降舞臺機械裝置及巨型實景道具等有機結合,制造出變幻莫測的舞臺效果,在有限的空間里給觀眾以震撼的超視覺感官體驗。
凱里民族風情園體驗最炫民族風
7月23日,凱里民族風情園也開園迎客。游客來到風情園,可以住進以苗族、侗族生活體驗為主的家庭旅館和特色酒店,欣賞到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歌舞表演,品嘗正宗的苗侗風味菜肴和小吃。園中的建筑也充滿了民族特色,其中的苗族吊腳樓、侗族風雨橋和鼓樓均為全手工木結構建筑,其中苗族吊腳樓、侗族鼓樓的建造技藝也均被列為我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此外,著名影視歌武明星王飛鴻在園內也搭起了“擂臺”,游客可以欣賞到“苗人李小龍”的功夫絕技。出生在黔東南州鎮遠縣的中國內地男演員,被稱為“內地新四小生”——聶遠也將在民族風情園開辦工作室,參與到家鄉的旅游文化產業發展中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