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28日,2013年大方縣鳳山鄉彝族火把節暨首屆鳳山鄉村旅游文化節隆重舉行。整個活動的議題為“助推生態宜居、特色示范城鎮建設;彝家的古樸文化在水西彝寨傳承——拉開鳳山發展鄉村旅游文化產業的序幕”。通過舉辦彝語歌曲大賽、賽馬騎羊、彝族式摔跤、對歌大賽,萬畝草原篝火狂歡夜等活動。讓近10萬游客真正感受了一回“東方狂歡節”。
八方游客云集鳳山
7月26~28日,大方縣鳳山鄉彝族火把節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的游客除了來自貴陽、遵義、畢節等省內周邊城市外,還有來自云南、四川、重慶、內蒙古、上海等外省游客。據統計,參加本屆火把盛會和旅游文化節的有近10萬人次。活動期間主辦方還在水西大草原上設置了600余個展銷點,展示地方特色。
同時,由群眾自發組織的配合鳳山鄉打造了水西彝寨,以彝族特色餐飲和民俗體驗為賣點,僅活動開幕式當天收入就達到了五萬余元。
來自上海、重慶、四川、昆明、內蒙等地的媒體、旅行社,還組織考察團前來鳳山參與活動盛會,幫助推介大方鄉村旅游產業。
載歌載舞喜慶“佳節”
7月26日上午,大方縣鳳山鄉彝族火把節暨首屆鳳山鄉村旅游文化節開幕,分別舉行了旅游推介、文藝演出、簽約儀式等活動。26日、27日兩天的民風民俗相關演出中,設置豐厚獎金,舉辦彝語歌曲大賽、賽馬騎羊、彝族式摔跤、對歌大賽等活動……歡笑聲此起彼伏,現場熱鬧非凡。
在鳳山生活了60多年的彝族老人高安文說,這么豐富的活動,參與人數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鳳山人,他感到欣慰和自豪。
27日晚8點,在明朗夜空的映襯下,鳳山大草原廣場上篝火、燈火輝煌,人聲鼎沸。數萬名觀眾掌聲雷動,歡呼不斷。在明亮絢爛的篝火中載歌載舞,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沉浸在歌舞的海洋里。
在7月28日的閉幕式文藝演出中,彝族歌王奧杰阿格作詞作曲并演唱的《水西謠》將整個火把節推向了高潮。此歌曲描述的是一段男子在外出征、女子在家等待的美麗傳說。
透過優美的旋律傳達給人一種恬靜、質樸、靈動的意境,聆聽著那蕩氣回腸的美麗傳說,感受歷經千年的水西彝族文化。
活動的最后,以大方縣縣委書記張翰時一首簡潔流暢,凝練七律詩歌作為結束語,張書記聲音干凈雄渾,厚實飽滿地吟道:“九龍山下五鳳飛,奢香故里何時回,心系大方闖天下,情牽火把報春暉,待到杜鵑更爛漫,百萬父老盼君歸。”
以旅游促發展,助推經濟建設
據鳳山鄉黨委書記安宇介紹,鳳山海拔適中,氣候適宜,四季分明,素有“水西秘境、蒙古之鄉、杜鵑王國、高原牧場”之美譽,自然景觀及人文歷史遺跡豐富。且交通便利,周邊二十公里內景區連成一片,旅游區位優越。
而經過舉辦火把節,鳳山已經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市場化運作機制,堅持市場主體、企業辦節,著力以節為媒、招商引資,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共為鳳山引資2000萬元,框架項目8個。
大方縣旅游局副局長尚慶禮則表示,大方縣歷來旅游資源豐富,舉辦鄉村旅游文化節,以節帶旅游的方式是第一次,如今,這次活動也是鳳山鄉正在興建的水西彝寨的開游儀式。隨著這次火把節的開展,鳳山的旅游文化生活將踏上一個新臺階,9月鳳山鄉還將舉行蒙古族的那幕達節。
大方縣縣委書記張翰時說:“本屆火把節,政府基本實現了低投入,辦得既隆重又儉樸。作為大方縣城市副中心規劃發展的新鳳山鄉,必然發展成為綜合服務型的休閑勝地。鳳山處于大方縣各大旅游景區景點的中心地帶,必將成為旅客回流互動的集散地。而隨著杭瑞高速、黔大高速等交通環境及基礎設施的完善,將極大的提升鳳山鄉村旅游的承載能力。”
“更難能可貴的是,鳳山以其資源、交通、民族文化等資源優勢,在大方打造‘奢香故里,古彝圣地’旅游文化品牌戰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鄉村旅游文化是無煙產業,朝陽產業,有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現在正是趕上了發展的好時機。我們有信心把大方民族文化旅游這個產業做大、做強。”張翰時補充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