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遵義縣三合鎮閣莊村的遵義縣苗嶺礦泉水廠為了保證周邊農田灌溉,主動大幅減產的同時,以每天損失5000元的代價開閘放水抗旱,在當地傳為美談。7月30日,記者聞訊前往采訪。
廠周邊稻田干涸廠長看不下去
這是一個建在深山溝里的礦泉水廠,周圍全是農莊。廠長張開明告訴記者,持續干旱,眼見廠周邊的稻田逐漸干涸,他坐立不安,稻田因為干旱絕收,對農民來說損失的不僅僅是糧食,還會破滅他們的希望。一周前,他再也按捺不住,決定不惜代價開閘放水抗旱。
廠邊上是一條河溝,周邊的農田灌溉全靠溝里的水,但持續干旱之后,河溝干涸,滴水無存。不過,記者當天看到,河溝里已有涓涓細流。當地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多虧了張廠長開閘放水。
水廠一側,就是水廠的蓄水池,遵義市民喝的桶裝礦泉水“凈淳冰泉”就是來源于此。張廠長說,因為水源流量有限,蓄水池的水只能保證該廠正常生產,平時,由于市場需求量大,該廠每天的正常生產時間是15個小時,但一周前開閘放水后,該廠便將每天的生產時間縮短至5個小時,其余時間停止抽水,任由蓄水漫過水池,流入邊上河溝,讓村民們蓄水灌溉。
開閘放水抗旱工廠每天損失5000元
站在蓄水池前,記者看到,清冽的泉水猶如小瀑布般從蓄水池留出的一個縫隙溢出,發出嘩嘩的聲響,奔向河溝。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水的溢出量便是水源的流量,由于水池系密封,且考慮到衛生安全,只能自溢,不能抽水狂流。
粗略估算,開閘放水抗旱,工廠每天的經濟損失約5000元。“但我覺得值,這樣做心里也踏實。”張開明說。
當地農民引領記者來到田間,指著稻田說,礦泉水廠開閘放水后,由于水流有限,不可能一下子滿足全部稻田的灌溉,農戶們正分先后次序一戶一戶引水灌溉。
農民告訴記者,礦泉水廠周邊約有稻田數百畝,一一將這些稻田灌溉,需要持續很長時間,而且,由于天不下雨,烈日暴曬下,即便蓄水的稻田也需要周期性的補水,因此,礦泉水廠開閘放水抗旱,經濟損失還難以估計。
張開明說:“在這樣的特殊時刻,礦泉水廠能助周邊農民一臂之力,共同抗擊天災,經濟損失又何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