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項目數據就是明天的經濟總量,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這是甘肅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對實施項目帶動行動的精辟闡述。這和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經濟發展為第一要務,千方百計改善民生,“兩加一推”的發展策略是不謀而合。
甘肅省以古甘州、肅州兩地的首字而得名。全省現轄12個市、2個民族自治州,86個縣市區,常住人口2557.55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241.05萬,占9.43%。總面積42.58萬平方公里,多數地方海拔在1500米到3000米之間,年降雨量在36.6——734.9毫米之間。各地氣候差別大,生態環境復雜多樣。歷史上,漢代的開邊政策和張騫通西域成功開通了絲綢之路,甘肅成為我國聯系西域各國和歐洲的重要通道,曾經經濟發達,士民殷富。絲綢之路海路開通后,隨著全國政治經濟文化重心的東移南遷,特別是由于氣候和生態條件的變化,甘肅漸漸成為荒僻之地。如今,甘肅和貴州同為經濟欠發達省份。
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十一五”以來的發展和積累,甘肅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經濟社會正進入工業化發展的中期階段,邁上了加速轉型跨越的高位平臺。甘肅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甘肅面臨的最大矛盾是發展不足,最大機遇是政策疊加,最大的希望是開放開發,最大的責任是富民安民,正處在難得機遇期和奮力跨越期的基本判斷。提出了“科學發展,轉型跨越、民族團結、富民興隴”的總要求和“更加注重開放開發、轉型轉移、創新創業、民族民生、安全安定”的發展導向。
“建設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生態綠色持續發展的幸福美好新甘肅。”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這句鏗鏘有力的講話表明了甘肅干部群眾的發展信心十足。工業帶動,項目作為支撐,發展城鎮化,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干部聯村幫扶,搬遷移民扶貧,富民產業培訓……甘肅和貴州加快小康建設的步伐步調基本一致。
和貴州極其相似的是,甘肅多項經濟指標的增速也同樣排在全國前位。王三運書記說:“這說明,我們同全國發達省份的差距在縮小,到2020年實現與全國同步小康,我們決不拖全國的后腿。”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