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化名)結識向連(化名)后,假裝國務院領導,稱能幫她安排兒子的工作,騙取向連4萬元。昨天,李龍(化名)被南明區檢察院批準逮捕。
向連50歲,貴陽人。去年11月,她通過親戚介紹認識了李龍,李龍自稱是中國報業協會和國務院新聞辦運營副總監。李龍請向連幫忙介紹女朋友,向連則請他幫忙給兒子找份工作。經協商,向連出5萬元作為李龍幫兒子找工作的費用,實際支付1萬元。
李龍收到錢后,于今年1月17日,通知向連過幾天帶兒子到白云區供電局面試。向連兒子剛好在外辦事,無法參加。幾天后,李龍又打來電話稱,可以不用面試了,直接就能上班,讓向連盡快把剩下的錢匯過來。
向連立即湊了2萬元,打在李龍賬戶上,隨后又打了1萬。“總共打了3次錢,4萬元,但工作遲遲都沒有落實”。
雖然李龍承諾,落實不了工作就將4萬元退還給向連。但后來的日子里,李龍總是找借口,不是這個領導不在,就是那個領導不在。直到今年6月,向連已聯系不上李龍。
于是,向連換了一個QQ號,假裝一名美女與李龍搭訕,雙方聊了20多天后,李龍提出見面,約定在黔靈山公園。7月2日下午4點,向連見到李龍后,立即上前抓住他,雙方發生爭執,被巡邏民警發現。
經調查,李龍并非所謂的領導,屬無業游民。昨天,南明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將李龍批準逮捕。(記者 楊媛媛 通訊員 劉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