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線訊 泛珠大會的召開,讓貴州“置身”泛珠三角區域看待自身的發展變化,其中,人口流動受到廣泛關注。貴州是勞務輸出大省,大量青壯年勞動力涌向東南沿海發達地區,近幾年,受產業轉移、貴州自身工業發展等影響,大量農民工回流。不久前,國內有專家用涪陵“榨菜指數”來推斷人口流動趨勢。以此類推,能否用“老干媽指數”推斷貴州近年來的人口流動趨勢?
有貴州人就有老干媽
“榨菜指數”源于這樣的基礎:收入增減對榨菜消費幾乎沒影響,城市常住人口對榨菜消費量基本恒定,其銷量變化主要由流動人口特別是對榨菜頗為青睞的農民工造成。因此,榨菜銷量變化反映了農民工流動趨勢。據媒體報道,2009年至2012年,涪陵榨菜在華中地區、中原地區和西北地區的銷售份額上升,與這幾個地區的農民工回流增長相吻合。
受“榨菜指數”啟發,有人以此類推,提出能否用“老干媽指數”:用貴州人最喜愛的調味品老干媽的銷售變化,來推斷貴州近年來的人口流動趨勢?
“有貴州人的地方,基本都有老干媽!”在泛珠場館,廣東從事藥材生意的趙先生說,廣東人口味比較清淡,所以,很少吃很辣的食物,但貴州人吃辣椒厲害,他聘請的工人基本天天離不開老干媽。附近超市里的老干媽,基本都是貴州人在買。
根據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2年,“老干媽”在貴州省的銷售量呈上升趨勢,分別為108萬瓶、137萬瓶、166萬瓶。這個數據的上升趨勢,正好與貴州省近年來農民工大量返鄉的現象相吻合。
人口流動因素很多
就此,貴州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林嵐濤教授認為,近年來珠三角等地的“用工荒”現象的出現,與貴州外出打工者的大量回流有關,但是并不能簡單的將“老干媽”在貴州的銷量上升與此對應起來。
“不管是‘榨菜指數’,還是‘老干媽指數’,我認為這個提法本身不嚴謹。”他認為,一些理論可以提出,但是要看提出來以后這種理論有沒有生命力,它本身的覆蓋范圍有多大。
他舉例,“也許一家三口人可以搞一個所謂的榨菜指數,但是你在一個較大的區域內,有這么多的流進流出的人員,有這么多復雜的原因的時候,用一個快速消費品的數量變化來衡量的話,這里面把很多不確定因素給掩蓋了。”
他認為,“老干媽”作為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用“老干媽”的銷售數據的變化,來判斷油辣椒行業的發展趨勢也許可行,但是用“老干媽指數”來判斷貴州人口流動情況就行不通了。
“指數”背后值得關注
盡管“榨菜指數”、“老干媽指數”用來判斷人口流動的趨勢缺乏科學性,但是林嵐濤認為,指數所指向的事物是有一定意義的。“指數所要指向的事物,也就是流動人口這些年來的變化,還是需要思考和研究的。”
他解釋,以貴州為例,作為勞動力的輸出大省,長時間貴州的勞動力是流出的。而近年來,珠三角等地出現了用工荒的問題,與貴州這樣勞動力大省的流出數目降低是有關系的。
“這背后,就是貴州工業化進程和珠三角等地的產業轉移的原因。”他說,一方面,貴州自身在推動工業化的進程當中,為當地農民創造了很多新的就業機會,可以不離土離鄉就能夠提高收入,改善生活。
另一方面,珠三角、沿海等地的產業轉移,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像我們現在引進的富士康,一家在全省的用工量就要達到15萬人,這就為我們本地的農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外出打工的人口就自然會減少。”
“老干媽指數”大家談
一帆風順:銷量增加,從另一方面說明貴州人在外地的增加,也說明產品質量不錯嘛。
lll6002375:如果是和單位一起出差,會考慮買。因為他們不習慣其他地方沒辣椒的吃法,個人倒是比較習慣。不過,現在基本每個城市都會有老干媽。
怪嚕酒鬼:長期出差或出國必備佐餐佳品,雖然味精比較多,但符合貴州人的品味。
心海星月:這個是完全不正確的評判,舉個例子吧!貴州大學校長鄭強,第一次來貴州的時候,省領導請他吃飯,他一人就吃了幾盤折耳根,若以上述這個判斷,那么鄭強也算是貴州人,但實際他不是貴州人,充其量只能算是他在貴州工作。
老衲去開光:貴州人勞工求學等輸出比例不算太高,很多省本地人都喜歡吃老干媽,如炒飯等都有老干媽炒飯,故此指數很難反映貴州的人口輸出變化。
Tiffany閆卉卉:現在在上海,每天沒得老干媽無法活下去
……
改一個不幼稚的ID:說多了都是淚,幾個朋友在外地讀書,開始的時候吃不習慣那邊的東西,只能買起兩瓶老干媽下白飯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