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11天的第五屆貴州省少數民族文藝會演28日落幕。昨天,第五屆貴州省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組委會有關領導與專家、評委就本屆文藝會演所取得的成績召開座談會。
11天來,全省9個市州、貴州民族大學共10個代表團1000余名演職人員參加了會演,參演劇目10臺,共演出10場。2萬多名觀眾先后觀看演出,通過網絡共享工程使全省各地群眾都能收看到,共35萬人觀看視頻直播,22萬人參與最受觀眾喜愛節目網絡投票。
閉幕式上,組委會宣布獲劇目金獎的是:安順市代表團民族歌舞劇《亞魯王》、銅仁市代表團花燈劇《嚴寅亮與“頤和園”》、黔東南州代表團苗侗歌舞劇《銀秀》;獲創作金獎的是:貴陽市代表團民族歌舞詩《黔林·溪水》、貴州民族大學代表團苗族音樂舞蹈詩《鼓道苗疆》、黔南州代表團水族風情歌舞《水家人》;獲表演金獎的是:遵義市代表團儺韻歌舞《道·仡佬·真》、黔西南州代表團現代布依戲《谷藝神袍》、畢節市代表團民族歌舞劇《阿媚懇》、六盤水市代表團民族歌舞樂集《夢向涼都飛》。
此次十臺參演劇目過半是外請導演。省文化館舞蹈部主任劉強表示,外請導演可以擴展本地眼界,接收新東西,“但在外請的同時也需要培養本土人才,我們接收了新的東西后要學會‘斷奶’,創作出更具本地特色的作品”。(作者: 邵培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