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討論會現場
“人民群眾感受到的司法公正才是真正的司法公正。”12月5日上午,在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的“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司法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討論會上,省高院立案二庭法官范淑婷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會上,省高院在家領導、廳級干部,各部門負責人及部分干警代表暢所欲言,就司法獨立、司法公正等問題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
省高院常務副院長鄒偉認真聽取交流發(fā)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要求。根據《決定》提出的改革要求,在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方面,要“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檢察院人財物統(tǒng)一管理,探索建立與行政區(qū)劃適當分離的司法管轄制度,保證國家法律統(tǒng)一正確實施”。
“作為法院人,對法院和法官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期盼已久。”對于劍指司法地方化和司法行政化兩大“頑疾”的本輪司法改革,省高院民三庭法官雷蕾充滿欣喜。
法官羅長虹分享自己關于確保法官獨立的幾點思考
談及司法獨立,法官羅長虹認為,《決定》中“改革審判委員會制度,完善主審法官、合議庭辦案責任制,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決定,是對司法審判工作科學規(guī)律的充分肯定,同時也是去除司法行政化、確保法官獨立審判的關鍵所在。
與會人員認真記錄
“維護人民權益,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決定》對司法改革提出的要求和目標。省高院立案二庭法官范淑婷就什么是司法公正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人民群眾感受到的司法公正才是真正的司法公正。”她提出,長期以來,由于受“權大于法”等錯誤觀念的影響,以及對法律知識的缺乏和對司法工作的不理解,加之部分法官能力、素質、舉止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了人民群眾對人民法院的曲解和不信任,最終無法真正感知司法公正。
她認為,司法改革只有從根本上理清思路,突破人民法院自身存在的管理方式、機構設置、審判組織設置等方面的不合理及法官隊伍建設的局限性等“瓶頸”,才能讓人民法院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這是司法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現場提問
據了解,省高院的這次學習討論活動得到了全體干警的支持和關注,全院各部門都提交了交流發(fā)言材料。學習討論會上,通過個人發(fā)言、提問交流、院領導點評的方式,與會人員更進一步深刻領會了中共中央關于司法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下一步,省高院將對學習活動中各部門提交的發(fā)言材料編輯出版,以供后續(xù)學習交流。(記者 楊昌鼎 趙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