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貴陽晚報的新年心愿征集活動中,在深圳打工的貴陽IT男劉釗表示,他想回家陪在父母身邊,又擔心在貴陽無法繼續從事游戲研發工作。為此,上百位讀者來電來信為他支招。有人勸他留在深圳,有人分析貴陽和中關村合作的大背景,勸他果斷回來,因為“貴陽正值科技發展的好時機”。
繼續打拼 不急回家
手機用戶137xxxx7535:我在北京也是做IT的。在貴陽的父母也老了,我今年回來面試了好幾個公司,但還沒確定。貴陽正在和中關村合作,建議先觀察觀察,存點錢再回家也許更好。
網友“一邊去”:就留在深圳好了,那里發展潛力比貴陽大得多。放心不下爸媽的話,把他們接到深圳一起住不是更好嗎?
摸清情況 再作決定
網友“Xxx小行星”:剛畢業的時候,貴陽也沒有和我專業對口的行業,但幾年之后,情況就變了。建議小劉多打聽一下,也許經這些年的發展,也有了和你專業對口的工作。
網友“小樊哥哥”:可暫時放棄深圳的工作回到貴陽另擇業。計算機大類專業、有基本的編程技術的,待遇往往很不錯,但是來之前一定要摸清狀況。
時機正好 果斷返鄉
網友“碼界風云”:據說開發Airi的“大牛”也在貴陽扎根,從事游戲開發。現在貴陽和中關村已經“聯姻”合作,正是貴陽“編碼界”風云變幻之際。北上廣被“大神”蠶食殆盡,在一片全新的土地打出江山也未嘗不可。回來吧!
專注點贊廿年:貴陽的游戲開發行業并非是“一片空白”,觀山湖高新區內有一個軟件園,建議你今年過年回家的時候去看看,說不定就能碰到合適的工作。
網名“錢不多”:小劉啊,你一個從事IT業的人,居然還不曉得貴陽的情況啊,貴陽現在在整高科技,你回來大有天地啊,好多北京的科技企業都開始來貴陽了。
業內人士建議:
中關村帶動下
回來也有機會
昨日,就劉釗遇到的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企業代表、就業中心的專家。
貴陽市就業中心專家說,今年中關村和貴陽正式合作,很多部門主動上京引入高科技企業,并聯系了很多項目,其中不少涉及IT行業。引進項目就需要人才,因此,劉釗回來工作的機會很多。
目前,貴陽在創業、人才引進扶持方面也有很多政策。創業者可以申請到一次性創業補助、房屋補助,以及小額擔保等。
風云匯(北京)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穎峰也表示,貴陽并非沒有IT技術生存的土壤,相反,目前專業人才的缺口很大。
以風云匯貴陽分公司為例,目前有300名員工,但至少還缺IT專業人才50名。讓黃穎峰感到欣慰的是,中關村產業園落戶以來,貴陽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近幾個月,已經有十來個像劉釗一樣在北上廣工作的IT人士,向公司表明來貴陽工作的意愿。(記者 楊林國 周然)
對于中關村
大家了解嗎
記者聯系上劉釗,他表示,聽了大家的看法,對貴陽的發展有了一些了解,但他對中關村和貴陽的“聯姻”依然不甚了解。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關村是我國首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聚集了以聯想、百度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近2萬家,被稱為“中國硅谷”、科技創新創業者的天堂。今年9月8日,貴陽牽手北京中關村,雙方約定在創業生態系統構建、產業對接、科技金融和現代服務業等方面開展區域合作。
作為普通的市民,你對未來貴陽和中關村的“聯姻”有哪些期待?今日,我們特向讀者征集來電、來信。
你可談談對科技園的看法,也可談談對貴陽發展高科技產業的認識;或許你在中關村、其他科技創新園區工作、學習過,那就談談你的親身經歷;即使對科技不了解,你也可以暢想一下貴陽和中關村的未來…… 楊林國 周然
許心愿贏話費
無論是許下心愿還是參與中關村“牽手”貴陽討論,讀者均有機會獲得話費獎勵。我們的來信來電方式為:本報新聞熱線96669;彩信短信發送到106582999平臺;還可以聯系本報官方微博@貴陽晚報、@貴陽晚報96669。
2014 他們希望……
139xxxx9106:即將過去的一年東借西湊交了首付,總算把房子買了。明年是本命年,但愿能早點把房子裝修好,接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新家住一陣,也好讓我盡盡孝!
138xxxx9340:我想告訴你們我的最大夢想:就是把我媽帶到醫院接受治療。
139xxxx0318:媽媽患癌癥晚期,愿她疼痛輕一些。兒子今年能找到一份工作。
187xxxx0722:希望外公外婆爸爸媽媽身體健康,自己能夠考過專四,和喜歡的人在一起。
151xxxx1146:我希望做每件事情都一帆風順。
138xxxx5155:2014年,愿林城的山更綠,水更清。
網友二多:城市更美更上檔次,社會更安全更和諧。
187xxxx7185:2014年很想完成的事是能搖到號買個車。
133xxxx1129:希望在觀山湖區建設一座老年大學。
151xxxx8713:給每天步行或坐公交車上班的人員佩戴綜合治安員袖標,對小偷起威懾作用。
138xxxx0773:冬天來到,希望政府能夠在電費上給予補貼。(田丹 曾黎/整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