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將如何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水資源?如何提供可靠的水資源保障?如何確保市民喝上“放心水”?近日,貴州省政府出臺《關于貴州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15年末,初步建立全省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和控制指標、實時監控、考核評估“三個體系”框架;到2030年末,全面建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水資源保障。
2015年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117.35億立方米以內
《意見》明確了貴州省未來一階段的水資源管理目標,到2015年,全省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117.35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與2010年相比降低35%,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446;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78.2%。
如何有效控制全省用水總量?《意見》提出建立用水總量控制制度。嚴把新上項目準入關口,把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作為審批、核準和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嚴格規范取水許可審批管理,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不得隨意取水或改變用水計劃;對取用水總量已經達到或者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新增取水建設項目;對取用水總量接近控制指標的地區,嚴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的項目,實現區域水資源供需平衡。
與此同時,制定全省水資源年度調度計劃和應急調度預案,統籌生活、生產和生態供水調度,保障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經濟安全和生態安全。并合理調整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在2015年底前,地表水資源費平均征收標準調整到0.1元/立方米以上,地下水資源費平均征收標準調整到0.2元/立方米以上。
實行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制度
在加強用水效率控制方面,《意見》提出,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建設項目,實行節水設施將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規定未落實“三同時”制度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責令停止取用水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依法進行處罰。
根據《意見》,貴州省將建立用水效率指標體系,實行用水效率控制指標與區域年度用水計劃管理相結合的制度。要求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單位在每年11月底前向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報送下年度用水計劃,由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確定用水計劃。對不按規定申報用水計劃的,依法進行處罰,對超計劃或超定額用水的單位實行累進加價制度。
2015年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0%
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無疑是是否能夠喝上“放心水”。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建立水功能區納污總量控制制度,加強飲用水源安全保障,確保到2015年,縣城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0%,納入中央規劃內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全面解決。并要求完善供水應急預案,加快備用水源建設,重要城市必須建立備用水源。
此外,《意見》還要求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指標體系,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按水功能區限制排污總量意見,制定入河湖排污總量年度目標任務,分解年度入河湖排污控制指標,確保實現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記者程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