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著名文化學者于丹到鎮遠考察。省人大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省文聯主席顧久,州委書記李飛躍,州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官瑩陪同。
于丹一直傾心于黔東南等民族文化,鎮遠之行是她在黔東南的最后一站。在鎮遠,于丹先后考察了古巷道,古民居、古街道、古碼頭、祝圣橋以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等,夜晚還乘船瀏覽了古城舞陽河夜景、瀏覽了古街市。于丹為鎮遠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氣象所震撼。她由衷感嘆:“我喜歡鎮遠風物、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為了純凈的心靈,我一定還來鎮遠。”于丹認為鎮遠既有文化厚度,亦有人文情懷,稱黔東南是中國民俗的博物館,這里的人民對生命充滿敬畏,生活樂觀豁達,這種價值系統值得學習。當日,于丹為鎮遠題詞:“美譽天下——鎮遠氣象雍容四季新。”
11日清晨返程前,于丹接受采訪時說:來到鎮遠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古街巷,從古巷道里面穿越回去,我們會看王陽明的足跡,會看到林則徐的足跡,我們會看見古往今來,有那么人留在這里,像紫陽書院它那種儒生里面的文風浩蕩,也可以看到青龍洞那種巍峨險峻的山上,能夠懸空掛起來的這樣一些古跡,而且能看見這里面所布守的道德的教化。所以,在鎮遠,我特別感動的就是這個地方能夠把不同文化氣息都融合成一種當代活色生香的生活狀態。我在鎮遠很驚訝!一眼望去,那種徽派民居建筑,同時又融合了苗寨的一些特征,甚至連這里的書院都有吊腳樓,而你會覺得這是多么神奇的世界。他有一種坦蕩的、開放的,對于外來文化的歡迎,但是針對于本士的時候,他又自然而然的做了自己的加工。所有這一切的這種融合,你會覺得這是一種生命改造的力量,這是一種謀劃生命。從包容到闡發,然后再去創造的力量。所以說,從從江到鎮遠,不過是兩天時間。但是這一路走過的日日夜夜,不管是白天我們追慕的名山大川中和這種浩瀚的精神,還是在晚上我們靜靜的看千戶苗寨的燈火,或者是在鎮遠漂流在水上所看到的夜景,這一切對我來就都會是一個精神資源。因為黔東南是一本書,可以說兩天與它結緣僅僅只是翻開了一個序幕。更多的解讀,我也很希望我還有機會再來,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黔東南。黔東南之美,不僅僅在于它的風景之美,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人情之美和信念之美,在于它那種文化的坦蕩和文化的堅強。讓我覺得這一代今天,我們說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時候,什么是文化?在黔東南會給我們一個新的界定,一個新的思考。因為文化是人的生活方式,是人的精神家園,是整個社會形態的歸宿,我講這一點,從黔東南到全中國,這里都會是一種典型的文化的啟發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